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萱草忘忧

萱草忘忧

《诗.卫风.伯兮》:“焉得谖草,言树之背。”毛传:“谖草令人忘忧。背,北堂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谖,本又作萱。”古制,北堂为主妇居室,也是母亲居室,因以代指母亲。在北堂阶前种植萱草,象征母爱,故可忘忧。后遂用“萱草忘忧”为排解忧愁的典故。汉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对萱草兮忧不忘,弹鸣琴兮情何伤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二七引三国 魏王朗《与魏太子书》:“不遗惠书,所以慰沃,奉读欢笑,以藉饥渴。虽复萱草忘忧,皋苏释劳,无以加也。”三国 魏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且豆令人重,榆令人瞑,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


主谓 萱草,多年生草木植物,供观赏。俗多以喻母子。子能慰其母,可使母以忘忧。语本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谖草,言树之背。”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合欢蠲忿,~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△多用于儿子安慰母亲方面。


【典源】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谖草? 言树之背。愿言思伯,使我心痗(mei)。”毛传:“谖草令人忘忧。”郑笺云:“谖,本又作萱。”《文选·嵇康〈养生论〉》:“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

【今译】 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却忧愁烦闷,所以萱草又名忘忧草。《诗经·伯兮》是一首妇人思念远行丈夫的诗,其中写道:“哪儿去找忘忧草,为我移到盆里栽。一心只在惦念你,使我胸中愁难排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有所寄托而排遣忧愁。

【典形】 北堂萱、树萱、忘忧代萱苏、忘忧萱草、萱草忘忧。

【示例】

〔北堂萱〕 唐·骆宾王《同辛簿筒仰酬思玄上人》:“忘怀南涧藻,蠲思北堂萱。”

〔树萱〕 唐·李白 《送鲁郡刘长史》:“托阴当树李,忘忧当树萱。”

〔忘忧代萱苏〕 清·唐孙华《夏日斋中读书》:“潇洒送炎燠,忘忧代萱苏。”

〔忘忧萱草〕 宋·黄庭坚《满庭芳》:“明眼空青,忘忧萱草,翠玉闲淡梳妆。”

〔萱草忘忧〕 南朝梁·萧纲《听夜妓》:“合欢蠲忿叶,萱草忘忧条。”


【词语萱草忘忧】  成语:萱草忘忧汉语词典:萱草忘忧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字冤

    同“三字沉狱”。林百举《吊新中华报故址》诗:“罗织方衔三字冤,狼烟又扫千军杰。”

  • 金船

    北周庾信《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》诗:“玉节调笙管,金船代酒卮。”倪璠注:“《八王故事》曰:‘陈思有神思,为鸭头杓,浮于九曲酒池。王意有所劝,鸭头则回向之。又为鹊尾杓,柄长而直。王意有所到处,于樽上镟之,

  • 尸谏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昔者卫大夫史鱼(一作子鱼)病且死,谓其子曰:‘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,弥子瑕不屑而不能退,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屑,死不当治丧正堂,殡我于室足矣。’卫君问其故,子以父言闻。君造然

  • 望云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帝尧者,放勋,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中有“望之如云”句,是描述对帝尧,德泽万民,人皆仰望。后遂用为仰望贤君之典。唐.王维《游悟真寺》诗:“望

  • 寄愁天上,埋忧地下

    参见:地埋忧

  • 咏雪

    同“咏絮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偕计》:“舍弟子由,埙箎调叶,喜连翮而登云;室人王氏,琴瑟声和,更驾才于咏雪。”【词语咏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咏雪

  • 丹桂曾攀玉兔宫

    源见“蟾宫折桂”。喻科举及第。闽徐夤《送王校书往清源》诗:“清歌早贯骊龙颔,丹桂曾攀玉兔宫。”

  • 鸣汉履

    源见“郑履”。指朝廷重臣。宋黄庭坚《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再次韵》之二:“殿上给扶鸣汉履,螭头簪笔见秦冠。”

  • 菊盏

    同“菊花酒”。盏,酒杯。宋苏轼《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予衰病心形俱瘁感之作诗》:“菊盏萸囊自古传,长房宁复是臞仙。”【词语菊盏】   汉语大词典:菊盏

  • 日中则昃

    太阳过了中天,就西斜了,比喻盛极必衰。《易.丰》:“日中则昃( ㄗㄜˋ zè 仄),月盈则食(蚀)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于人乎?”昃:日西斜。见“日中将昃”。清·严有禧《漱华随笔·沈文端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