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莼羹鲈脍

莼羹鲈脍

莼:莼菜,可食。羹:汤。鲈:鲈鱼。脍:切得很细的肉。莼菜羹和鲈鱼片,都是南方风味的菜。比喻思念故乡。张翰,字季鹰,吴郡吴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有清才,善属文,但为人放纵不拘,不告诉家人自行到洛阳为大司马东曹掾。时齐王司马同执朝政。张翰对同乡顾荣说:“天下纷纷,灾难不断。享有四海盛名的人想退出功名都很难,我本山林间人,不求闻达于世,你可要小心谨慎啊。”又看到阵阵秋风起,就想起家乡的风味蔬菜,莼羹、鲈鱼脍,思乡之情顿起,说:“人生贵在随心所欲,怎能为求名爵而到千里之外受做官的束缚呢?”于是便驾车回家了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92《张翰传》2384页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曰:‘人生贵得适志,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!’遂命驾而归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带湖新居将成》:“意倦须还,身闲贵早,岂为莼羹鲈脍哉。” 宋·方岳《水调歌头·平山堂用东坡韵》:“芦外蓬舟千重,菰菜莼羹一梦,无语寄归鸿。” 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:“休说胪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” 近代陈三立《遣兴二首》之一:“正有江湖鱼未脍,可堪怜几鹊来喧。” 宋·吴潜《满江红·送李御带珙》:“过垂虹亭下系扁舟,鲈堪煮。”


并列 莼,野菜名。脍,切细的鱼肉。思乡辞官。语本《晋书·文苑传·张翰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曰:‘人生贵得适志,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!’遂命驾而归。”亦指家乡美味。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带湖新居将成》:“意倦须还,身闲贵早,岂为~哉。”△用于归隐。也作“莼鲈之思”。


【词语莼羹鲈脍】  成语:莼羹鲈脍汉语词典:莼羹鲈脍

猜你喜欢

  • 纸虎

    《水浒传》二五回:“急上场时,便没些用,见个纸虎,也吓一交。”后因用“纸虎”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。宁调元《癸丑狱中作》诗之二:“烂羊满地都如梦,纸虎横空任暂狂。”【词语纸虎】   

  • 吴宫伤燕

    《越绝书.越绝外传记吴地传》:“东宫周一里二百七十步。路西宫在长秋,周一里二十六步。秦始皇帝十一年,守宫者照燕失火,烧之。”秦始皇十一年,路西宫因守宫者照燕不慎而失火,烧毁全宫。后遂以“吴宫伤燕”为失

  • 禊饮

    同“修禊饮”。宋邓肃《浣溪沙》词之七:“已觉吹箫归碧落,从今禊饮笑山阴,金杯休惜十分深。”【词语禊饮】   汉语大词典:禊饮

  • 襟裾马牛

    唐.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襟:衣襟。裾:衣服的前襟。襟裾:引申指衣服。后以“襟裾马牛”形容那些没有头脑和无知的人象牛马穿上人的衣服一样。元.汪元享《朝天子.归隐》:“厌襟裾马

  • 覆车继轨

    源见“前车之鉴”。前面的车翻倒了,后面的车继续按旧车辙行进。谓重蹈覆辙。三国 魏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故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前鉴不远,覆车继轨。”连动 前面的车翻倒

  • 乌白

    同“乌头白”。南朝 梁 简文帝《妾薄命》诗:“转山犹可遂,乌白望难期。”【词语乌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白

  • 以蚓投鱼

    蚓:蚯蚓。用蚯蚓作钓饵来钓鱼。比喻投合对方所好,以换取更为贵重的东西,为北周魏收议论薛道衡之语。薛道衡(540-609年),字玄卿,河东汾阴(今山西万荣西南)人。自幼专精好学,颇得同时代学者的赞赏。北

  • 牝鸡晨鸣

    同“牝鸡司晨”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治家》:“如有聪明才智,识达古今,正当辅佐君子,助其不足,必无牝鸡晨鸣,以致祸也。”见“牝鸡司晨”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如有聪明才智,识达古今,正当

  • 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

    兕( ㄙˋ sì ):雌犀牛。柙( ㄒㄧㄚˊ xiá ):关野兽的笼子。椟( ㄉㄨˊ dú ):匣子。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,龟壳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,这是谁的过错? 意谓看守者失职,要对上

  • 不惜齿牙余论

    不要吝惜在口头上帮助别人说几句话。 常用作请人说项之辞。语出《南史.谢裕传.附谢朓》:“朓好奖人才。会稽孔?粗有才笔,未为时知。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,朓嗟吟良久,手自折简写之。谓珪曰:‘士子声名未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