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女娲补天”。即女娲炼石补天。清赵翼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二:“是谓石补天,非天有破裂。”
源见“王母蟠桃”。借指仙魂。唐李商隐《烧香曲》:“西来欲上茂陵树,柏梁已失栽桃魂。”
见“风行草偃”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引用驽庸,以为党援,而望~,庶事之康,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,弦不调而索清音哉。”【词语风向草偃】 成语:风向草偃汉语大词典:风向草偃
同“珠还合浦”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遇母》:“肠断三年,怎坠海明珠去复旋?”
南朝.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(绍)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答曰:‘君未见其父耳。’”其父为嵇康,《容止》说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,见者叹曰:‘萧萧肃肃,爽朗清举。’
同“秦庭之哭”。唐李白《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秀才》诗:“悲作楚地囚,何由秦庭哭?”【词语秦庭哭】 汉语大词典:秦庭哭
二名:指两个字的名字。偏:单个。 按照古代避讳的礼俗,对尊长的双字名,不可两字同说,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。这叫“二名不偏讳”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二名不偏讳”。郑玄注:“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。孔子之
源见“湘妃竹”。供奉湘水神的庙宇。在洞庭湖 君山上。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〔始皇〕浮江,至湘山祠,逢大风,几不得渡。”【词语湘山祠】 汉语大词典:湘山祠
同“薏苡明珠”。明贝琼《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历》诗:“明珠薏苡无人辨,行李归来莫厌穷。”并列 把薏苡当成明珠,比喻蒙受不白之冤。金·密《马伏波》:“~犹难辨,万里争教论杜龙。”△贬义。
源见“揽辔澄清”。指为国事操劳。清宋琬《贺房皓如别驾超拜宪副》诗:“早娴方略轻裘外,伫见澄清揽辔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