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群起而攻之

群起而攻之

论语.先进》:“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
小子:门人、弟子。门人弟子都一同起来指责、攻击他。后因以“群起而攻之”形容遭众人反对。

宋.杨万里《李侍郎传》:“自古官官之盛衰,系有国之兴亡。其盛也,始则人畏之,甚则人恶之,极则群起而攻之。”梁启超《违制论》:“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,则举国群起而攻之。”


连动 大家都起来攻击他,指责他。语本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爱新觉罗·溥仪《我的前半生》:“劳埃德在议会讲台上为他的侵略失败做辩解时,一些反对党的议员们纷纷起立提出质问,后来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针对不得人心的人和事。也作“起而攻之”、“起而诛之”。


【词语群起而攻之】  成语:群起而攻之汉语词典:群起而攻之

猜你喜欢

  • 谢生屐

    同“谢公屐”。宋姜夔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不问王郎五马,颇忆谢生双屐。”

  • 藏垢纳污

    源见“纳污藏疾”。谓包藏容纳污秽之物,形容宽宏大度,能包容一切。后多比喻包容坏人坏事。《野叟曝言》二回:“俺们僧家与你们儒家一样,藏垢纳污,无物不有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.女吊》:“大概是明末的王思

  • 犀心通

    源见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喻心心相印。宋 吕渭老《早梅近芳.画帘深》词:“犀心通密语,珠唱翻新调。”

  • 幽瑟

    源见“湘灵鼓瑟”。谓幽怨的乐声。宋范成大《连日风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》诗:“慷慨悲歌续楚些,仿佛幽瑟迎湘灵。”【词语幽瑟】   汉语大词典:幽瑟

  • 彼哉彼哉

    他呀他呀! 古代对人表示轻视或惋惜的一种习惯语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或问子产,子曰:‘惠人也。’问子西,曰:‘彼哉彼哉!’”《公羊传.定公八年》:“弑不成,却反,舍于郊,皆说然息。或曰:‘弑千乘之

  • 吞白凤

    同“吞凤”。唐李群玉《感兴》诗之一:“子云吞白凤,遂吐《太玄》书。”

  • 断虀画粥

    《五朝名臣言行录.参政范文正公》“公生二岁而孤”原注引宋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公(范仲淹)少与刘某上长白僧舍修学,惟煮粟米二升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。断虀(腌菜)数十茎,[⿱酢木

  • 桑梓

    《诗.小雅.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朱熹集传:“桑、梓二木。古者五亩之宅,树之墙下,以遗子孙给蚕食、具器用者也……桑梓父母所植。”后以“桑梓”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。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永世克孝,

  • 竹马交迎

    《后汉书.郭伋传》:“乃调伋(字细侯)为并州牧……伋前在并州,素结恩德,及后入界,所到县邑,老幼相携,逢迎道路,所过问民疾苦,聘求耆德雄俊,设几杖之礼,朝夕与参政事。始至行部,到西河 美稷,有童儿数百

  • 忆黄犬

    同“叹黄犬”。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犹胜忆黄犬,幸得早图之。”【词语忆黄犬】   汉语大词典:忆黄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