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谓怀忠贞屡献才智或国宝。唐顾云《谢徐学士启》:“某闻隋珠暗投,路人兴忿;荆玉三献,明主怀疑。”
指尧在听政之所询问民意。《管子.桓公问》:“黄帝立明台之议者,上观于贤也;尧有衢室之问者,下听于人也。”衢室:听政之所。偏正 指尧听政时下问民意。语出《管子·桓公问》:“黄帝立明台之议者,上观于贤也;
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八:“襄州居士庞蕰者,衡州衡阳人也。……一女名灵照,常随制竹漉篱,令鬻之以供朝夕。”庞蕰女灵照自编竹漉篱出售,以维持生计。后以自食其力,清白度日为“卖漉篱”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
源见“先鸣”。谓取胜。唐白居易《鸡距笔赋》:“若用之交战,则摧敌而先鸣。”
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你原来‘苗而不秀’,呸,一个银样镴枪头!”秀,秀穗结实。镴,锡铝合金,白色似银而质软。镴做的枪头,表面似银好看,因质软而不能击刺。后用以比喻徒有其表,却中看不中用。
同“抟翼万里”。唐高適《同群公秋登琴台》诗:“燕雀满檐楹,鸿鹄抟扶摇。”
源见“长平之祸”。借指军事上的惨败或灾难。唐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》诗:“纵未移周鼎,何辞免赵坑。”【词语赵坑】 汉语大词典:赵坑
《晋书.宣穆张皇后传》:“宣帝(注:司马懿孙司马炎建立晋朝后,追尊其祖为宣帝)初辞魏武(魏武帝曹操)之命,托以风痹,尝暴书(暴同曝),遇暴雨,不觉自起收之。家唯有一婢见之,后乃恐事泄致祸,遂手杀之以灭
沉船的旁边有许多帆船驶过。唐代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诗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”现多比喻腐朽的东西周围,新生的东西仍然不断地成长。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桓公(桓温)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执条,泫然流泪。”北周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桓大司马闻而叹曰:‘昔年种柳,依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