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终焉志

终焉志

唐.房玄龄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羲之雅好服食养性,不乐在京师,初渡浙江,便有终焉之志。”唐代李延寿《南史.隐逸传下.刘慧斐传》:“慧斐少博学,能属文,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。尝还都,途经寻阳,游于匡山,遇处士张孝秀,相得甚欢,遂有终焉之志。因不仕,居东林寺。”又于北山构园一所,号曰离垢园,时人仍谓为离垢先生。又南朝宋.沈约《宋书.谢灵运传》:“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,并有故宅及墅,遂移籍会稽,修营别业。傍山带江,尽幽居之美。与隐士王弘之、孔淳之等纵放为娱。有终焉之志。”

“终焉之志”即隐逸之志,不想再出去做官。后因用为弃官隐居终此一生之语。

唐.杜甫《回棹》:“灌园曾取适,游寺可终焉。”元.张鸣善《正宫.脱布衫过小梁州》:“山林本是终焉计,用之行舍之藏兮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娲五色

    同“五色石”。元朱德润《山水屏图》诗:“女娲五色不补天,神功鞭石来苍冥。”

  • 希夷

    《老子》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河上公注:“无色曰夷,无声曰希。”后因以“希夷”指虚寂玄妙或虚寂玄妙的境界。南朝 梁萧统《谢敕参解讲启》:“至理希夷,微言渊奥,非所能钻仰。”唐钱起《奉和

  • 不怨天,不尤人

    怨:埋怨。尤:归咎。 既不怨天,也不责人。 形容对不如意事能安之若素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清.包世臣《答刘芙初书》:“或又以君子不怨天,不尤人为劝,此尤非知仆者也。

  • 三杯通大道

    唐李白《月下独酌》诗之二:“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”后用为咏饮酒之典。谓饮酒能通向超脱之道。清查慎行《谢院长惠西洋蒲桃酒》诗:“直可三杯通大道,谁叫五斗博西凉?”【词语三杯通

  • 三足鼎分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蒯通曰:‘……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’”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亮曰:‘……操军破,必北还,如此则荆、吴之势强,鼎足之形成矣。

  • 高阳徒

    同“高阳酒徒”。唐杜牧《张好好诗》:“尔来未几岁,散尽高阳徒。”宋范仲淹《三醉石》诗:“巍巍八仙坛,上有三醉石。怜此高阳徒,如乐华胥域。”按,范例“高阳徒”,喻指醉石。【词语高阳徒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水佩风裳

    唐李贺《苏小小墓》诗:“风为裳,水为佩。”本写美人妆饰。后以泛指美姿风韵。宋姜夔《念奴娇》词:“三十六陂人未到,水佩风裳无数。”此写荷叶、荷花。并列 水作佩饰,风为衣裳。本描写美人的装饰,后亦用以形容

  • 马融横笛

    同“马融吹笛”。宋刘筠《小园秋夕》诗:“阮籍卧帷疏鉴月,马融横笛远含风。”

  • 鹿挺

    同“鹿铤”。清昭梿《啸亭杂录.穆富二将》:“川 楚教匪窃发,鹿挺兽骇,蔓延三省。”【词语鹿挺】   汉语大词典:鹿挺

  • 绕梁歌

    同“绕梁声”。宋刘辰翁《水龙吟.寓兴和巽吾韵》词:“流觞事远,绕梁歌断,题红人去。”【词语绕梁歌】   汉语大词典:绕梁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