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竹林七贤

竹林七贤

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陈留阮籍、谯国嵇康,河内山涛,三人年皆相比,康年少亚之。预此契者,沛国刘伶、陈留阮咸、河内向秀、琅玡王戎,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,肆意酣畅,故世称‘竹林七贤’。”

竹林七贤,指阮籍、嵇康七志节高尚、旷达遨游的七位贤达之士。后以为咏雅士宴游交往的典故。

唐代李白《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》:“竹林七子去道赊,兰亭雄笔安足夸。”亦用以喻高逸情操。唐代灵一《林公》:“谁为竹林贤,风流相比附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卫二刘傅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孙盛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 (嵇) 康寓居河内山阳县,与之游者,未尝见其喜愠之色。与陈留阮籍、河内山涛、河南向秀、籍兄子咸、琅邪王戎、沛人刘伶相与友善,游于竹林,号为七贤。”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陈留阮籍、谯国嵇康、河内山涛,三人年皆相比,康年少亚之。预此契者,沛国刘伶,陈留阮咸、河内向秀、琅邪王戎。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,肆意酣畅,故世谓‘竹林七贤’。”《晋书·嵇康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魏晋时阮籍、山涛、嵇康、向秀、阮咸、王戎、刘伶七人互相友善,常宴集于竹林之下,任情酣畅,世人称为竹林七贤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文人亲朋聚会饮宴; 也用以指志趣相投的友人。

【典形】林下客、七贤、山阳宴、竹林、竹林会、竹林七子、竹林人、竹林贤、竹林宴、竹林游、竹林盛事、竹林高会、竹林社友、竹林胜侣、竹林期、竹林欢、竹林交。

【示例】

〔林下客〕 宋·苏辙《次韵刘贡父种竹》:“应怪籍咸林下客,相看不饮作除书。”

〔七贤〕 宋·朱淑真《代谢人见惠墨竹》:“不必溪边寻六逸,不必林间访七贤。”

〔山阳宴〕 南朝齐·陆厥《奉答内兄希叔》:“傀兹山阳宴,空此河阳别。”

〔竹林会〕 唐·骆宾王《失题》:“人追竹林会,酒献菊花秋。”

〔竹林七子〕 唐·李白《鲁郡尧祠送窦明府》:“竹林七子去道赊,兰亭雄笔安足夸。”

〔竹林人〕 唐·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时有桃源客,来访竹林人。”

〔竹林贤〕 宋·张元干《范才元参议求酒》:“飘零河朔饮,怅望竹林贤。”

〔竹林宴〕 唐·李白《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》:“今日竹林宴,我家贤侍郎。”

〔竹林游〕 清·汪琬《送再从侄处默》:“何时复相见,与续竹林游。”


【词语竹林七贤】  成语:竹林七贤汉语词典:竹林七贤

猜你喜欢

  • 佩紫怀黄

    指蔡泽想望将来怀里衣袋装着黄色的金印,腰间系着紫色的丝带。后以此典比喻身居要职,重任在身。蔡泽,战国时燕国(都蓟,今北京城西南)人,他曾以自己所学游说各诸侯国君主,谋求官职,但得不到赏识,他就去找会看

  • 颜回箪瓢

    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称美安贫乐道的贤士。唐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颜回箪瓢,仲蔚蓬蒿。”

  • 反风灭火

    唐.欧阳询等编修《艺文类聚》卷八〇引《陈留耆旧传》:“刘昆为江陵令,民有火灾,昆向火叩头,即霈然下雨。诏问:‘反风灭火,虎北渡河,何以至此?’昆曰:‘偶然。’帝曰:‘此长者之言也。’”叩头岂能救火,致

  • 赤斧

    汉刘向《列仙传.赤斧》:“赤斧者,巴戎人也,为碧鸡祠主簿,能作水澒炼丹与消石,服之三十年,反如童子,毛发生皆赤。后数十年,上华山,取禹馀粮饵,卖之于苍梧、湘江间。累世传见之,手掌中有赤斧焉。”后因以“

  • 破壁

    源见“画龙点睛”。谓画龙点睛后冲破墙壁腾空飞去。比喻打破现状,大展宏图。周恩来《大江歌罢掉头东》诗:“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”【词语破壁】   汉语大词典:破壁

  • 李代桃

    同“李代僵桃”。清李玉《清忠谱.捕义》:“怎偷生?惜羽毛。急向公庭分白皂,肯任他人李代桃?”

  • 韩侯蔌

    《诗.大雅.韩奕》:“韩侯出祖,出宿于屠。显父饯之,清酒百壶。其殽维何?炰鳖鲜鱼。其蔌维何?维笋及蒲。”毛传:“蔌,菜殽也。笋,竹也。蒲,蒲箬也。”后因以“韩侯蔌”指竹和蒲箬。宋王安石《招约之职方并示

  • 待贾

    贾:通”价”,等待高价出售。喻自抬身价,等待时机出仕做官。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’子曰:‘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’”一说“贾”( ㄍㄨˇ gǔ 古

  • 海禽不怿

    《庄子.至乐》:“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而觞之于庙,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此以己养养鸟也,非以鸟养养鸟也。”鲁侯不知养鸟之道,而以养己的方法养鸟

  • 西缶雪耻

    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载,战国时,秦昭王倚仗强大的国势,向赵强索传国之宝“和氏璧”。赵臣蔺相如带璧入秦,当廷力争,使得以完璧归赵。公元前二七九年,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。会上,秦王强使赵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