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移风易俗

移风易俗

泛指转移风气,改变习俗。古代,墨家认为圣明君主都对乐持批判态度;而儒家对此则加以颂扬,而这是错误的。对此,作为儒家的荀子以为不然,他说,乐,是圣人高兴作的事情,同时可以使民心向善,感人肺腑,能够起到转移风气,改变习俗,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。所以自古以来,圣明之君都以礼乐引导教化人民而使其彼此和睦。

【出典】:

《荀子·乐论》:“墨子曰:‘乐者,圣王之所非也,而儒者为之,过也。’君子以为不然。乐者,圣人之所乐也,而可以善民心,其感人深,其移风易俗,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乐记》:“移风易俗,天下皆宁。”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风易俗,民以殷盛。”


并列 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与习俗。《荀子·乐论》:~,天下皆宁。蔡敦祺《林则徐》(上):“只是要~亦非朝夕能办到的。”△褒义。用于社会风气、习俗的变革方面。→时移俗易 改俗迁风 移风平俗 移风振俗 ↔安于现状 因聘守旧 抱残守缺 保残守缺。也作“移风改俗”、“移风革俗”、“移风易尚”、“易俗移风”。


【词语移风易俗】  成语:移风易俗汉语词典:移风易俗

猜你喜欢

  • 声臭

    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郑玄笺:“耳不闻声音,鼻不闻香臭。”原指声音与气味,后比喻名声或形迹。唐元稹《沂国公魏博德政碑》:“铭之戒之,以永声臭。”【词语声臭】   汉语大词典:声臭

  • 一诺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指信实可靠的一次许诺。宋陈师道《送曹秀才》诗:“情亲期一诺,急病阙千金。”

  • 温衾扇枕

    同“温席扇枕”。元 柯丹丘《荆钗记.会讲》:“亲年迈,且自温衾扇枕,随分度朝昏。”见“温枕扇席”。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会讲》:“亲年迈,且自~,随分度朝昏。”【词语温衾扇枕】  成语:温衾扇枕汉语大词

  • 脱鞲鹰

    《东观汉记》卷十三《赵勤》:“(桓)虞乃叹曰:‘善吏如良鹰矣!下鞲即中。’”东汉时,桓虞曾以鞲(gōu革制臂衣,打猎时用以停立猎鹰。)上鹰发现猎物,突然脱鞲捕捉来比喻官吏捉拿奸徒。后遂用为典实。唐.韩

  • 首尾相应

    首尾:即前后。原指作战部队紧密配合,互相接应。后泛指前后互相呼应。出自唐末五代人杜洪、钟传的事迹。杜洪,原为鄂州(今湖北武汉)伶(líng玲)人(即戏剧演员)。钟传,洪州高安(今江西高安)人,原为豫章

  • 九鼎

    源见“禹鼎”。相传夏禹铸九鼎,象征九州,夏 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,因以借指国家政权。南朝 宋谢瞻《张子房诗》:“力政吞九鼎,苛慝暴三殇。”亦比喻分量重。宋黄庭坚《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》:“声名九鼎

  • 婆心

    源见“苦口婆心”。指仁慈之心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饮馔》:“以生物多时之痛楚,易我片刻之甘甜,忍人弗为,况稍具婆心者乎!”【词语婆心】   汉语大词典:婆心

  • 醉玉

    同“醉玉颓山”。宋石孝友《杏花天.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》词:“屏山似展江如簇,不见尊前醉玉。”【词语醉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醉玉

  • 扛鼎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(音gāng,用两手举重物)鼎,才气过人。”项羽力大,能扛鼎,故有时以“扛鼎”指项羽。宋.苏轼《安期生》诗:“难堪踞床洗,宁挹扛鼎雄。”【词语扛鼎】   汉语大

  • 卫郎玉润

    源见“冰清玉润”。称美女婿德行高洁。明 许三阶《节侠记.婿谒》:“挹丰姿,卫郎玉润,愁破在今朝。”【词语卫郎玉润】   汉语大词典:卫郎玉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