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文诮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齐.孔德璋(稚圭)《北山移文》唐.吕向注:“钟山在都北。其先,周彦伦隐于此山,后应诏出为海盐令,欲却过此山,孔先乃假山灵之意移之,使不许得至。”
南朝齐孔稚珪为讽刺周颙先隐后仕的虚伪行为,故作《北山移文》。后遂用为讽刺隐士出仕之典。
唐.韦应物《题从侄成绪西林舍书斋》诗:“欲同朱轮载,勿惮移文诮。”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齐.孔德璋(稚圭)《北山移文》唐.吕向注:“钟山在都北。其先,周彦伦隐于此山,后应诏出为海盐令,欲却过此山,孔先乃假山灵之意移之,使不许得至。”
南朝齐孔稚珪为讽刺周颙先隐后仕的虚伪行为,故作《北山移文》。后遂用为讽刺隐士出仕之典。
唐.韦应物《题从侄成绪西林舍书斋》诗:“欲同朱轮载,勿惮移文诮。”
同“羊公碑”。前蜀贯休《送卢舍人》诗之一:“劝君不用登岘首山,读羊祜碑,男儿事业须自奇。”
源见“纳污藏疾”。谓容纳污秽之物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。清冯桂芬《上制洋器议》:“日本蕞尔小国耳,尚知发愤为雄。独我大国,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?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.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》:“朝廷惧两
《孔子家语.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汉.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陛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
源见“不学面墙”。比喻不学无术,毫无见识。汉蔡邕《荐太尉董卓可相国》:“〔邕〕新来入朝,不更郎署,摄省文书,其犹面墙。”同“面壁”。唐唐彦谦《寄蒋二十四》诗:“禅门淡泊无心地,世事生疏欲面墙。”【词语
《初学记》卷一引晋虞喜《安天论》:“俗传月中仙人、桂树,今视其初生,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,桂树后生。”《晋书.郤诜传》:“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
同“骑驴索句”。宋陆游《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》诗:“骑驴上灞桥,买酒醉新丰。”
汉.王充《论衡.订鬼》:“凡天地之间有鬼,非人死精神为之也,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。致之何由?由于疾病。人病则忧惧,忧惧见鬼出。凡人不病,则不畏惧。故得病寝衽,畏惧鬼至,畏惧则存想,存想则目虚见。”原指
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家。’”传说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,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。后因以“七策五成”谓谋略高深。
《礼记.学记》:“善待问者如撞钟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。”孔颖达疏:“‘从’读为‘舂’者,舂谓击也,以为声之形容。言钟之为体,必待其击,每一舂而为一容,然后尽其声。
盈盈:清澈貌。脉脉:含情凝视貌。 隔着一道清澈的河水,两情脉脉却不能交谈。 表示由于某种障碍,男女爱情得不到交流。语出《文选.古诗十九首》:“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”《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