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禀性难移

禀性难移

一般指多年形成的习性无法改变,有时也形容不改变信仰,立场坚定。高获字敬公,汝南新息(今河南息县)人,少时游学京师,是光武帝刘秀的旧识。东汉初,他的老师欧阳歙犯法下狱,高获头戴铁冠,身着犯人受刑的斧锧,来见刘秀,请求赦免。刘秀接见了他,对他说:“我想委任您作官,不过,您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老脾气。”高获回答道:“我的脾性是父母遗传给我的,不可能因陛下的好恶而改变。”说完后,便告辞而去,浪迹江湖而死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82第2711页《高获传》:“高获字敬公,……少游学京师,与光武有旧。师事司徒欧阳歙。歙下狱当断,获冠铁冠,带铁锧,诣阙请歙。帝虽不赦,而引见之,谓曰:‘敬公,朕欲用子为吏,宜改常性。’获对曰:‘臣受性于父母,不可改之于陛下。’出使辞去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徐《杀狗记·谏兄触怒》:“他纵无怨恨之心,奈绝无顺从之美,正所谓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。” 《鲁迅书信集·致赵家璧》:“序言总算弄好了,连抄带做,大约已经达到一万字;但‘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,无论怎么小心,总不免发一点‘不妥’的议论。”


见“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”。梁斌《红旗谱》2卷:“人的~,这孩子也不知迷了哪一窍,一辈子也算完了。”


【词语禀性难移】  成语:禀性难移汉语词典:禀性难移

猜你喜欢

  • 见仁见智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”知,同“智”。后以“见仁见智”谓对同一问题各有各的见解。朱自清《〈燕知草〉序》:“至于这种名士风是好是坏,合时宜不合时宜,要看你如何着眼;所谓见仁见

  • 南仲

    《诗经.小雅.出车》:“王命南仲,往城于方……赫赫南仲,?狁于襄。”“赫赫南仲,薄伐西戎。”“赫赫南仲,?狁于夷。”《诗.小雅.出车》篇中描述了周宣王大将南仲的功勋。后遂用为咏颂将帅之典。唐.钱起《送

  • 出震御极

    同“出震”。唐白居易《为宰相〈贺赦表〉》:“伏惟皇帝陛下出震御极,建元发号:大明升而六合晓,一气熏而万物春。”【词语出震御极】  成语:出震御极汉语大词典:出震御极

  • 胸中锦

    同“胸中锦绣”。宋刘克庄《水调歌头.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》词:“笔端花,胸中锦,两消残。”

  • 剧秦

    源见“剧秦美新”。谓斥责秦朝。泛指指斥前朝。明刘基《咏史》:“想得民心思汉日,正当扬子剧秦时。”清陈梦雷《抒哀赋》:“不淟涊以剧秦兮,庶余心之靡他。”【词语剧秦】   汉语大词典:剧秦

  •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
    比喻要把事情办好,必须事先作好准备。孔子的学生子贡问怎样才能实行仁。孔子说,工匠要想把活干好,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。住在一个国家,就要给有德行的大夫效劳出力,同有德行的士交朋友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卫灵公

  • 萧相宅

    同“萧宅”。唐李吉甫《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》诗:“僻殊萧相宅,芜胜邵平园。”

  • 猢狲入布袋

    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.真寂禅师》:“僧曰:‘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。’师曰:‘猢狲入布袋。’”猢狲本有野性,无拘无束,一旦钻入口袋之中,便不得自由。学人归堂,亦犹猢狲入布袋受到约束。后因用以比喻落入圈套

  • 箕颍

    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.许由》:“由于是遁而耕于中岳,颍水之阳,箕山之下。”许由是传说中的隐士,因以传说中其隐居之地“箕颍”称谓隐者之居。南朝.宋.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.徐干序》:“少无宦情,有箕颍之

  • 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

    祯祥:吉兆。妖孽:古代指物类反常现象。 旧时迷信,认为国家将兴将亡,都会有某种预兆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国家将兴。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见乎蓍龟,动乎四体。”《三国志通俗演义.司马懿破公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