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.魏文帝纪》“又使诸儒撰集经传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王沈《魏书》:“帝初在东宫……集诸儒于肃城门内,议论大义,侃侃无倦。”肃城,后亦作“肃成”。后因以“肃成”为太子讲学处之典。南朝 梁萧统《僧正
源见“击壤歌”。又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知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”原谓人民吃得饱,有余闲游戏。后以“击壤鼓腹”称颂太平盛世。《续资治通鉴.宋仁宗景祐三年》:“为致治之本
源见“掌上舞”。指舞姿轻盈的美人。唐李商隐《拟意》诗:“上掌真何有,倾城岂自由?”
同“三户亡秦”。柳亚子《赠李瑞熙》诗:“袖底田郎诗谶壮,好凭三户赶豺狼。”
同“乌头白”。清魏源《赠谢默卿明》诗之二:“徒闻牛戴角,不见乌白头。”
同“尖头奴”。金元好问《刘远笔》诗:“三钱鸡毛吐皇坟,尖奴定能张吾军。”【词语尖奴】 汉语大词典:尖奴
南朝宋.檀道鸾《续晋阳秋》:“谢敷字庆绪,会稽人,崇信释氏。初入太平山中十余年,以长斋供养为业,招引同事,化纳不倦。以母老还南山若邪中。内史郗愔表荐之,征博士,不就。初,月犯少微星,一名处士星。古云:
源见“春服舞雩”。指乐道遂志、高雅闲适的情趣。唐温庭筠《病中书怀呈友人》诗:“《白雪》调歌响,清风乐舞雩。”【词语舞雩】 汉语大词典:舞雩
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《异苑》曰:“东阳颜乌,以纯孝著闻。后有群乌衔鼓,集颜所居之村,乌口皆伤。一境以为颜至孝,故慈乌来萃,衔鼓之兴(举也),欲令聋者远闻。即于鼓处立县,而名为乌伤,王莽改为乌孝,以彰
《史记.韩长儒列传》:“且强弩之极,矢不能穿鲁缟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引许慎曰:“鲁之缟尤薄。”强弩之末,势极已无力,故鲁缟虽薄而不能穿透。古代,鲁国纺织技术高超,曲阜所产之缟(绢),尤为著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