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祝哽祝噎

祝哽祝噎

汉书.贾山传》载:古代帝王接养三老、五更,以示仁惠。当进餐时,使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。后因以“祝哽祝噎”为养老之礼。《后汉书.明帝记》:“尊事三老,兄事五更,安车软轮,供绥执授……祝哽在前,祝噎在后。”李贤注:“老人食多哽咽,故置人于前后祝之,令其不哽噎也。”


并列 古代帝王接养三老(上寿、中寿、下寿,皆八十岁以上)、五更(古代乡官名,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),以示仁惠。当老人进餐时,令人祝祷他们不要哽噎。形容敬老。语本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尊事三老,兄事五更,安车软轮,供绥执授,侯王设酱,公卿馔珍,朕亲袒割,执爵而酳,祝哽在前,祝噎在后。”[例]古时~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。△褒义。多用于关爱老人方面。也作“祝咽祝哽”。


【词语祝哽祝噎】  成语:祝哽祝噎汉语词典:祝哽祝噎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灰更湿

    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谓雪上加霜,处境极为艰难。唐刘言史《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》诗:“坠履忘情后,寒灰更湿时。”

  • 隐若敌国

    《后汉书.吴汉传》:“汉性强力,每从征伐,帝未安,恒侧足而立(侧足,因担心而不敢正面相向)。诸将见战陈(同阵)不利,或多惶惧,失其常度。汉意气自若,方整厉器械,激扬士吏。帝常遣人观大司马何为,还言方修

  • 绰有余裕

    从容舒缓;宽裕有余。绰、裕,都是宽缓的意思。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吾闻之也:有官守者,不得其职则去;有言责者,不得其言则去。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,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!”朱熹集注:“官守,以官

  • 画万国

    《汉书.地理志上》:“昔在黄帝,作舟车以济不通,旁行天下,方制万里,画野分州,得百里之国万区。”传说上古黄帝曾将天下画(同划)分为一万国。后人遂以此典喻指治国有方或所辖地域辽阔。唐.杜牧《郡斋独酌》诗

  • 穷唱渭城

    唐韦绚《刘宾客嘉话录》:“某所居安邑里口有鬻(yù卖)饼者,早过户,未尝不闻讴歌而当垆,兴甚早。一旦召之与语,贫窘可怜,因与万钱,令多其本,日取饼以偿之。欣然持镪(qiǎng钱串)而去。后过其户,则寂

  • 鼎?

    源见“折鼎覆?”。指鼎中食品。后常借指政事。清魏源《默觚下.治篇十六》:“鼎?、用贤、履险、出坎、处困、震恐、行旅、丧羊,此可尽以是非决乎?”

  • 桃园结义

    《三国演义》一回:“飞曰:‘吾庄后有桃园,花开正盛;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,我三人结为兄弟,协力同心,然后可图大事。’玄德、云长齐应声曰:‘如此甚好!’次日,于桃园中,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,三人焚香再拜

  • 木雁中间

    同“木雁之间”。清陈大章《戊子生日抒怀》诗:“熊鱼自古难兼味,木雁中间可置身。”

  • 声名文物

    同“声明文物”。明胡应麟《诗薮.闰馀中》:“矧二百年间,声名文物,其人才往往有瑰玮绝特者错列其中。”孙中山《香港兴中会宣言》:“倘不及早维持,乘时发奋,则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,累世代冠裳礼义之族,从此沦

  • 寿陵失步

    《庄子.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成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寿陵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轻盈美妙姿态,遂远到邯郸去专事学习当地人行走的样子,可学来学去,总是不象,以至最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