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石渠

石渠

石渠即石渠阁,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,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。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,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。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,故称石渠阁。汉宣帝时,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《谷梁春秋》并论析《五经》。汉成帝时,在此处珍藏皇宫各类典籍秘本,并安排博士施雠和名儒在石渠阁讲学辩论《五经》异同。石渠阁实际上是皇家图书馆兼学术讨论的所在地。后以“石渠”或“石阁”为典,用以指秘书省、集贤殿书院等藏书之处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36《楚元王传附刘向传》1929页:“上(宣帝)亦奇其材,得逾冬减死论。会初立《谷梁春秋》,征更生受(授)《谷梁》,讲论《五经》于石渠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《三辅旧事》云石渠阁在未央大殿北,以藏秘书。”另《汉书》卷88《儒林传·施雠传》3598页:“诏拜(施)雠为博士。甘露中与《五经》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。”另《三辅黄图》卷6:“石渠阁,萧何造,其下石为渠以导水,若今御沟,因为阁名。所藏入关所得之图籍;至于成帝,又于此藏秘书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独孤及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》:“石渠遗迹满,水国暮云长。” 唐·耿湋《题清源寺》:“陈迹留金地,遗文在石渠。” 唐·权德舆《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》:“故人石渠署,美价满中朝。” 唐·刘禹锡《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潮州自代因寄七言》:“翔鸾阙下谢恩初,通籍由来在石渠。” 唐·周朴《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》:“名自石渠书典籍,香从芸阁著衣衫。” 宋·周紫芝《鹧鸪天·荆州都倅生日》:“借令未解銮坡去,也合雠书在石渠。”


【词语石渠】   汉语词典:石渠

猜你喜欢

  • 揭竿四起

    连动 四面八方的农民高举起旗帜,武装起义。李大钊《国情》:“然历代君人者,必以省刑罚、薄税敛为戒,其民始相安于无事,否则~矣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对统治者的反抗斗争。→逼上梁山 铤而走险犯上作乱 官逼民

  • 青箱家

    源见“青箱传学”。指能以史学传家的人家。宋范成大《寄题王仲显读书楼》诗:“使君青箱家,文史装怀抱。”【词语青箱家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箱家

  • 东海冤

    同“东海孝妇”。宋陆游《闵雨》诗之二:“微风敢喜北窗卧,大旱恐非东海冤。”【词语东海冤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海冤

  • 玩江楼

    宋、元佚名戏文《柳耆卿诗酒玩江楼》,演宋代词人柳永与妓女周月仙的故事。又元.戴善甫杂剧《柳耆卿诗酒翫江楼》,今佚。另外,《清平山堂话本》中有《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》,也是写柳永与歌妓周月仙故事。“翫江楼

  • 鸿庑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贤士居贫之处。清厉鹗《朝天子.送楼于湘归吴门》曲:“鹤市谁依,鸿庑单栖,算归时仍客里。”

  • 沉鱼落雁

    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;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(正其颜色)哉?”庄子的意思,是形容美人之美,使鱼、鸟、麋、鹿等禽兽睹美而惊,不敢正眼相看。后世根据

  • 槐花忙

    同“槐花黄,举子忙”。宋苏轼《景纯复以二篇仍次其韵》之二:“烛烬已残终夜刻,槐花还似昔年忙。”

  • 洪崖

    源见“拍洪崖肩”。泛指仙人。唐骆宾王《对策文三道》:“至夫滕公长往,佳城开白日之征;洪崖不归,曾丘控紫云之盖。”【词语洪崖】   汉语大词典:洪崖

  • 越乡吟

    同“越客吟”。宋欧阳修《吊黄学士》诗之三:“书遗茂陵稿,病作越乡吟。”

  • 偃武觌文

    谓停止武备,修明文教。清李振裕《祠阙里雅》: “偃武觌文,风行四国。” 参见:○归马放牛见“偃武修文”。清·李振裕《祠阙里雅》:“~,风行四国。”【词语偃武觌文】  成语:偃武觌文汉语大词典:偃武觌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