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土为坟,又植树以为标志,是古时士以上的葬礼。《礼记.王制》:“庶人县封,葬不为雨止,不封不树。”汉代郑玄注:“封谓聚土为坟,不封之,不树之,又为至卑无饰也……则士以上乃皆封树。”【词语封树】 汉
《后汉书.刘翊传》:“刘翊字子相,颍川颍阴人也。家世丰产,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。曾行于汝南界中,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,遇寒冰车毁,顿滞道路。翊见而谓曰:‘君慎终赴义,行宜速达。’即下车与之,不告姓名,自
《晋书.邓攸传》:“时吴郡阙守,人多欲之,帝以授攸。攸载米之郡,俸禄无所受,唯饮吴水而已。”东晋邓攸为官十分清正廉洁。他到吴郡去做太守官,自己运米到任,以为口粮,谢绝俸钱,只饮当地的水。后用为咏为官清
同“沟中断”。宋陆游《水亭偶题》诗:“沟中木断谁曾问,空里蓬征自不知。”【典源】 《庄子。天地》:“百年之木,破为牺尊,青黄而文之,其断在沟中。比牺尊于沟中之断,则美恶有间矣,其于失性一也。”【今译】
源见“张纲埋轮”。指为国不畏权贵的节操。南朝 梁沈约《奏弹王源》:“臣实儒品,谬掌天宪。虽埋轮之志,无屈权右;而狐鼠微物,亦蠹大猷。”
源见“一箭下聊城”。比喻助人解难纾祸之策。清李渔《意中缘.设计》:“路人尚且行方便,至交敢惜聊城箭,那有个受报居功的鲁仲连?”【词语聊城箭】 汉语大词典:聊城箭
原指读书不咬文嚼字,而领会要旨。现在指领会不求深刻,只停留在一知半解。陶潜(372-427年),又名渊明,字元亮,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)人。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。出身士族,家道中落。曾任江州祭酒、镇军参
见“风行草偃”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“~,冀以变俗。
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俄而子来有病,喘喘然将死,其妻子环而泣之。子犁往问之。曰:‘叱!避,无怛化!’”郭象注:“夫死生犹寤寐耳,于理当寐,不愿人惊之,将化而死,亦宜无为怛之也。”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,不
同“百钱挂杖”。宋苏轼《初入庐山》诗之三:“芒鞋青竹杖,自挂百钱游。”宋陈师道《和江秀才献花》之三:“过我可为千日醉,从公难作百钱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