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矍铄翁

矍铄翁

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(马援)时年六十二,(光武)帝愍其老,未许之。援自请曰:‘臣尚能被甲上马。’帝令试之。援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‘矍铄哉是翁也!’”

矍铄,老年精神健旺。后以“矍铄翁”称精神健旺的老人。

唐.李白《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》诗:“愧无秋毫力,谁念矍铄翁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马援》:“马援,字文渊,建武二十四年,威武将军刘尚击武陵溪蛮夷,深入,军没。援因复请行。时年六十二,帝愍其老,未许之。援自请曰:‘臣尚能披甲上马。’帝令试之。援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‘矍铄哉,是翁也!’遂遣援。” 《后汉书·马援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伏波将军马援 (字文渊) 南征屡建功业,在刘尚征伐武陵五溪蛮夷失败后,他又主动请求带兵出征。当时他年已六十二岁,光武帝照顾他年老,没有允许。马援表示:“我仍能披甲上马。”光武帝让他试试。马援骑在鞍上左右顾盼,显示自己仍可征战。光武帝笑着说:“这老翁真有精神啊!”于是派马援出征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人老但壮心犹在,思建勋业。

【典形】 据鞍、矍铄、矍铄翁、马援据鞍、翁矍铄。

【示例】

〔据鞍〕 宋·陆游 《寄陶茂安监丞》:“永州太守鬓毛残,矍铄犹能起据鞍。”

〔矍铄〕 宋·刘筠《旧将》:“秋来从猎长杨榭,矍铄犹能一据鞍。”

〔矍铄翁〕 唐·李白《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》:“愧无秋毫力,谁念矍铄翁。”

〔马援据鞍〕 北周·庾信《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》:“虽复廉颇强饭,马援据鞍,求欲报恩,何能为役?”

〔翁矍铄〕 清·黄景仁《贺新凉·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》:“闻说东山丝竹尽,谁恸西州门路。翁矍铄,依然如故。”


【词语矍铄翁】   汉语词典:矍铄翁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都

    古代美男子的名字。《诗.郑风.山有扶苏》:“不见子都,乃见狂且。”狂且:行动轻狂的人。又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至于子都,天下莫不知其姣也。”但不详为何时人。清代阎若璩《释地》则说:“子都,古之美人也,亦

  • 请先入瓮

    源见“请君入瓮”。谓先受审认罪。元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二折:“则说老匹夫请先入瓮。”【词语请先入瓮】  成语:请先入瓮汉语大词典:请先入瓮

  • 矛盾

    源见“自相矛盾”。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,互不相容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浮词》:“今之记事也则不然,或隔卷异篇,遽相矛盾;或连行接句,顿成乖角。”“矛”,是古代的一种主要的兵器,首为铜或铁制的尖刺刀,安以

  • 范相鸱夷

    参见“范蠡扁舟”。

  • 不食嗟来

    源见“嗟来之食”。谓不愿因贫困而受屈辱。清赵翼《活计》诗:“死何妨速朽,生不食嗟来。”

  • 三耳秀才

    张君房《脞说》:“隋董慎为冥府追为右曹从事,仍辟常州秀才张审通管记。慎令为判,申天府。有黄衫人持天符云,所申不当。慎大怒,呼左右,取方寸肉塞其一耳。审通遂再判之。后有天符来云,甚允当。慎喜,命左右割去

  • 鞠躬尽瘁

    鞠躬:弯下身子以示恭敬、谨慎。尽瘁:竭尽劳苦。意指不辞辛苦地献出自己的一切,三国蜀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并列 非常恭勤崇敬,竭尽全部精力。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顺治爷啊,

  • 千穗漂

    同“高凤漂麦”。明高启《题漂麦图》诗:“田中刈麦罢,把卷忘其疲。风雨忽云至,千穗漂无遗。”

  • 秋风吹渭水

    渭水:渭河。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北的鸟鼠山,横贯陕西省,东流至潼关入黄河。 形容渭河深秋景象。语出唐.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:“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”徐怀章《彩色思路.秦陵“阅兵”》:“1979年

  • 家丑不外扬

    见“家丑不可外扬”。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·玄门偃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不欲说似人。’曰:‘为甚么却如此?’师曰:‘~。’”【词语家丑不外扬】  成语:家丑不外扬汉语大词典:家丑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