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睚眦之怨

睚眦之怨

睚眦:瞪眼而视。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。引申为极小的怨恨。《史记.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《旧唐书.李子通传》:“性好施惠,家无蓄积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亦作“睚眦之隙”。《后汉书.赵温传》:“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,以成千钧之仇。”亦作“睚眦之嫌”。《旧唐书.刑法志》:“睚眦之嫌,即称有密,一人被告,百人满狱。”亦作“睚眦之私”。《元史.铁木迭儿传》:“铁木迭儿恃其权宠,乘间肆毒,睚眦之私,无有不报。”


偏正 睚眦,怒目而视。瞪眼看人那样极小的怨恨。语出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再来一次》:“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‘孤桐先生’ 的,也毫无‘~ ’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。→丝恩发怨 ↔深仇大恨。 也作“睚眦之忿”、“睚眦之怒”、“睚眦之私”、“睚眦之隙”、“睚眦之嫌”。


【词语睚眦之怨】  成语:睚眦之怨汉语词典:睚眦之怨

猜你喜欢

  • 庞俭凿井

    东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》(佚文):“南阳庞俭,少失其父。后居闾里,凿井,得钱千余万。行求老苍头,使主牛马耕种。直钱二万。有宾婚大会,奴在灶下,窃言:‘堂上母,我妇也。’婢即白其母,母使验问,曰:‘是我公

  • 代籍

    《汉书.孝文窦皇后》:“孝文窦皇后,景帝母也,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。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,窦姬与在行中。家在清河,愿如赵,近家,请其主遣宦者吏‘必置我籍赵之伍中’。宦者忘之,误置籍代伍中。籍奏,

  • 幼安床

    同“管宁榻”。清程先贞《和陶移居为陈幼仲作》:“坐我幼安床,割尔华歆席。”

  • 虽有丝麻,无弃菅蒯

    菅( ㄐㄧㄢ jiān ):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坚韧,可做刷帚。蒯( ㄎㄨㄞˇ kuǎi ):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可编席。 虽有丝和麻这些比较高级的织料,也不要丢掉菅和蒯这些可以用于编织的低级材料。

  • 至纤至悉

    纤( ㄒㄧㄢ xiān ):细微。悉:详尽。 意谓极其细致周详。语出《汉书.食货志》:“古之治天下,至孅至悉也。”(孅:通“纤”。)宋.宋庠《元宪集.蚕说》:“至纤至悉,衣被万物。女子无贵贱,皆尽

  • 坑儒烧书

    同“焚书坑儒”。《后汉书.申屠传》:“昔战国之世,处士横议,列国之王,至为拥篲先驱,卒有坑儒烧书之祸。”

  • 跕鸢堕水

    同“跕鸢”。清赵翼《猛卯》诗:“跕鸢堕水寻常事,浪泊区区岂足夸?”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马援》:“马援击交趾,从容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:“士生一世,但取衣食裁足,乘下泽车,御款段马

  • 匡衡引经

    西汉大儒匡衡能文学,善说《诗》。宣帝时射策甲科,学者们上书推荐匡衡,说他通晓儒经,举世无双,为文学就官京师。匡衡受到太子太傅萧望之的重视,上奏皇帝,说匡衡精通经学。元帝即位后,长安令杨兴向大司马车骑将

  • 华星秋月之章

    优美的诗文。唐代杜甫《同元使君春陵行》诗:“两章对秋月,一字偕华星。”言其诗文可与秋月华星争辉。后人因以“华星秋月之章”称赞别人的诗文。

  • 问字

    同“问奇字”。宋陆游《小园》诗:“客因问字来携酒,僧趁分题就赋诗。”【词语问字】   汉语大词典:问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