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目不识丁

目不识丁

同“不识一丁”。清昭梿啸亭杂录.苏昌》:“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……目不识丁,凡有文稿,皆倩吏胥讲释,合省传为笑柄。”


主谓 丁,泛指简单的字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识。语本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[例]他老伴~,报纸也没法看。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人的文化水平。→不识一丁 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↔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居安资深。也作“眼不识丁”、“目不识字”。


俗话说 “扁担倒下来不认得是个 ‘一’字”,也就是说一个字也不认识谓之 “目不识丁”。从字面看,真不知其所以: “丁”与“字”有什么关系呢?

原来,在篆文中,“丁”() 与 “个”() 形近,此语说的是“一个字也不认识 ( 不识一个) ”,因形近而误说成了 “不识一丁”。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 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意思是说,现在天下太平了,你们习武射箭 ( 虽然力气很大,有什么用呢?) ,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识一个字啊!

或曰: “丁字简单,故云 ‘不识一丁’。”这当然只是臆说而已,“一”字不更简单吗? 为什么不说成 “不识一一”或 “目不识一”呢? “丁”与 “个”的语义当然是相去甚远的。 《说文·丁部》:“丁,夏时万物皆丁实。”段注: “丁实,小徐本作 ‘丁壮成实’。《律书》曰: ‘丁者,言万物之丁壮也。’”《说文·竹部》: “箇,竹枚也。……,箇或作个,半竹也。”段注: “并则为竹,单则为个。竹字象林立之形,一茎则一个也。《史记》 ‘木千章,竹万个’正义引 《释名》: ‘竹曰个,木曰枚。’”由此知 “”为 “箇”之或体,意为 “半竹”,楷书写作 “个”。

“丁”与 “个”系形近致误,至此已明。由于语言是约定俗成的,当然不会把 “目不识丁”或 “不识一丁”改成 “目不识个”或“不识一个”了。


【词语目不识丁】  成语:目不识丁汉语词典:目不识丁

猜你喜欢

  • 入少出多

    见“入不敷出”。宋·朱熹《行宫便殿奏札三》:“本路土瘠民贫……~,往往例于常赋之外,多收加耗。”

  • 物以类聚、人以群分

    原作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”指人以职业不同而分别相聚,事物以种类不同而各自为群。后则泛指坏人互相勾结。《易经》上说,天在上尊贵,地在下卑贱,乾、坤两卦分别象征天地,即由此决定。天地之间,万物由卑下到高

  • 委裘

    《吕氏春秋.察贤》:“天下之贤主,岂必苦形愁虑哉?执其要而已矣……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,以言少事也。”陈奇猷校释:“谓尧之时,天下无事,尧之仪表,乃委曲其衣裘,消闲自得。古者长衣,有事则振衣而起,无事则

  • 鹿走中原

    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。比喻国乱无主,群雄纷起争夺政权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怅眺》:“祖龙飞,鹿走中原,尉佗呵,他倚定著摩崖半壁天。”

  • 隗始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以礼招贤的典故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忤时》:“但今者?勉从事,挛拘就役,朝廷厚用其才,竟不薄加其礼。求诸隗始,其义安施?”亦为自赞自颂义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九流绪论上》:“於戏!后世

  • 平子归田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五东汉.张平子(衡)《归田赋》:“游都邑以永久,无明略以佐时……谅天道之微昧,追渔父以同嬉。”东汉.张衡字平子。他在《归田赋》中表达了自己不满现实的黑暗,情愿返回田园从事著述的心情。后用为

  • 予末小子

    古代帝王对“先王”指称自己。语出《书.顾命》:“王再拜,兴,答曰:‘眇眇予末小子,其能而乱四方,以敬忌天威。’”《后汉书.明帝纪》:“诏曰:‘予末小子,奉承圣业,夙夜震畏,不敢荒宁。’”《亢仓子.政道

  • 寒极金难辟

    源见“辟寒金”。比喻强势无能抗御。宋李维《霜月》诗:“寒极金难辟,忧多酒漫销。”

  • 腰缠骑鹤扬州

    同“腰金骑鹤”。宋吴礼之《风入松.江总》词:“恬然云水无贪客,笑腰缠、骑鹤扬州。”

  • 朱云槛

    同“朱云折槛”。元 汪元亨《沉醉东风.归田》曲:“怕筑成傅说墙,愁扳折朱云槛,急跳出虎窟龙潭。”【词语朱云槛】   汉语大词典:朱云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