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日至三公

百日至三公

同“百日屡迁”。清唐孙华《闲居写怀》诗之六:“荀爽起布衣,百日至三公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或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张璠《汉纪》 曰:“ (荀)爽字慈明,幼好学,年十二,通《春秋》、《论语》,耽思经典,不应征命,积十数年。董卓秉政,复征爽,爽欲遁去,吏持之急。诏下郡,即拜平原相。行至苑陵,又追拜光禄勋。视事三日,策拜司空。爽起自布衣,九十五日而至三公。”《后汉书·荀爽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荀爽字慈明,幼年好学,十二岁即读通《春秋》、《论语》,钻研经典,不应征召,治学十余年。汉献帝时董卓专权,又征召他,荀爽想逃避,但当地官吏看住不让他走。诏书传到,即拜为平原相。上任走到苑陵,又加拜光禄勋。刚上任三天,又加拜司空(三公之一)。荀爽从平民开始,才九十五天即登上三公之位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官员升迁迅速。

【典形】 白衣作三公、百日屡迁、百日至三公、九十五日至三公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衣作三公〕 宋·苏轼《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》:“不羡白衣作三公,不爱白日升青天。”

〔百日屡迁〕 唐·骆宾王 《畴昔篇》:“十年不调为贫贱,百日屡迁随倚伏。”

〔百日至三公〕 清·唐孙华《闲居写怀》之六:“荀爽起布衣,百日至三公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失中策

    《汉书.匈奴传下》:王莽伐匈奴,“莽将严尤谏曰:‘臣闻匈奴为害,所从来久矣,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。后世三家周、秦、汉征之,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。周得中策,汉得下策,秦无策焉。当周宣王时,猃狁内侵,至于泾

  • 白豕之归

    源见“辽东豕”。谓知识浅薄。《隋书.王贞传》:“怖甚真龙之降,惭过白豕之归。”

  • 鳌鱼脱却金钩去,摆尾摇头再不回

    42` 鳌鱼:海中大龟。 宋元时熟语,表示一去不回。语出《京本通俗小说.错斩崔宁》:“过了一宵,小娘子作别去了。正是:鳌鱼脱却金钩去,摆尾摇头再不回。”元.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楔子:“急离江东趱路归,

  • 赌取黄河词

    源见“旗亭画壁”。指文人雅集赋诗。清王士禛《顾茂伦吴汉槎撰绝句诗》:“谁能更与尧峰叟,赌取黄河远上词。”

  • 誓墓文

    源见“羲之誓墓”。指辞官的奏疏。元袁桷《寿致政王侍郎八十二十韵》:“誓墓文何早,传家计岂迂?”

  • 持禄养身

    又作“持禄保位”。持:保持。禄:禄位;官爵。养身:养护自身。指以保住禄位来养护自身。 熊赐履(1635-1709年),字敬修,一字青岳,湖北孝感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进士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康熙六

  • 社稷臣

    源见“社稷”。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。《史记.袁盎鼂错列传》:“绛侯所谓功臣,非社稷臣。社稷臣主在与在,主亡与亡。”唐杜审言《泛舟送郑卿入京》诗:“帝坐蓬莱殿,恩追社稷臣。”清李渔《玉搔头.擒王》:“朝

  • 轮囷

    源见“美轮美奂”。形容高大,硕大。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上:“尤多荔枝,皆大本,轮囷数围。”清厉鹗《东城杂记.灌园生》:“夏果磊落,秋瓜轮囷。”【词语轮囷】   汉语大词典:轮囷

  • 柏马

    唐韩愈《招杨之罘》诗:“柏生两石间,万岁终不大。野马不识人,难以驾车盖。柏移就平地,马羁入厩中。马思自由悲,柏有伤根容。伤根柏不死,千丈日以至。马悲罢远乐,振迅矜鞍辔……之罘别我去,计出柏马下。”杨之

  • 驷景

    源见“驷之过隙”。指短暂易逝的光阴。唐孟简《惜分阴》诗:“三冬劳聚学,驷景重兼金。刺骨情方励,偷光思益深。”【词语驷景】   汉语大词典:驷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