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画龙点睛

画龙点睛

张彦远历代名画记.张僧繇》:“武帝崇饰佛寺,多命僧繇画之……金陵 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‘点睛即飞去’。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后遂用“画龙点睛”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之处用精辟之语点明要旨,使之生动传神。明张鼐《读卓吾老子书述》:“夫一古人之书耳,有根本者下笔鉴定,则为画龙点睛;无根本者妄意标指,则为刻舟记剑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.茅台、花雕瓶子》:“那个‘诗眼’一点上去,就像画龙点睛似的,通篇诗都突然光采焕发了。”


连动 比喻说话或写作时在关键处用精辟的语句点明主题,使内容更生动有力。语本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武帝崇饰佛寺,多命僧繇画之……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秦牧《车窗文学欣赏》:“然而一个好题目,却常常对作品有~之妙,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。”△多用于写作或说话方面。→锦上添花↔画蛇添足


解释画好龙的肖像后再给它画上眼睛。后比喻写作或说话时在关键处用精辟的词句点明要旨,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。

出处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张僧繇,吴中人也。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,直秘阁,知画事,历右军将军、吴兴太守。武帝崇饰佛寺,多命僧繇画之。时诸王在外,武帝思之,遣僧繇乘传写貌,对之如面也。江陵天皇寺,明帝置,内有柏堂,僧繇画庐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。帝怪问:‘释门内如何画孔圣?’僧繇曰:‘后当赖此耳。’及后周灭佛法,焚天下寺塔,独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毁拆。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,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睛者见在。”

南北朝时梁朝的梁武帝萧衍尊崇佛教,广修寺院。据唐代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记载,张僧繇在当时很有政治地位和远见,又是著名的画家,梁武帝修饰佛寺的时候往往让他在墙壁上作画。当时梁武帝已经分封出去的儿子们都不在自己身边,武帝很想念他们,就派张僧繇到各位王子的封地去描摹他们的画像,以便自己看见画像就像见面一样。当时江陵有座天皇寺,是明帝萧鸾设立的,寺里有座柏堂。张僧繇在柏堂里画了卢舍那佛的佛像以及孔子等十位哲人。梁武帝觉得奇怪,就问他:“佛门内为何要画孔圣人呢?”张僧繇回答说:“这座寺庙以后还得依赖孔圣人的画像来保存呢。”等到后周时代朝廷废灭佛法,烧光了天下所有的寺庙和佛塔,只有这座殿堂因为有孔子的画像所以没有下令拆毁。又记载说,金陵有座安乐寺,张僧繇在里面画了四条白龙,但没有给它们画眼睛。他常说:“如果一旦画上眼睛,白龙就会飞走。”人们以为不可能,一定要他画上眼睛。果然,当张僧繇给其中的两条白龙画上眼睛后,天空开始电闪雷鸣。不久,雷电击穿了墙壁,这两条龙腾云驾雾飞上了天,而另外两条没有画眼睛的龙一直还保留在墙上。


【词语画龙点睛】  成语:画龙点睛汉语词典:画龙点睛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生石

    唐.袁郊《甘泽谣.圆观》:“后十二年秋八月,(李源)直指杭州,赴其所约。时天竺寺,山雨初晴,月色满川,无处寻访。忽闻葛洪川畔有牧名歌《竹枝词》者,乘牛叩角,双髻短衣,俄至寺前,乃观也。李公就谒曰:‘观

  • 慈云来

    《广弘明集》二二唐太宗《三藏圣教序》:“引慈云於西极,注法雨於东陲。”《鸡跖集》:“如来慈心,如彼大云,荫注世界。”佛家称佛以慈悲为怀,如大云之覆盖世界。后用为泽被人世之典。宋.敖陶孙《竹间新辟一地,

  • 孔璋才

    源见“檄医头疾”。借指文才高超,写作精辟。孔璋,陈琳号。唐刘长卿《行营酬吕侍御》诗:“孔璋才素健,早晚檄书成。”

  • 帷蹇

    源见“褰帷”。谓揭开车帷。蹇,通“褰”。称颂官吏博采民情。清孙枝蔚《述德叙怀一百韵上抚军范公》诗:“花原窥冕露,麦野见帷蹇。”

  • 天上石麒麟

    麒麟:传说中的神兽,古人以它象征吉祥。徐陵(507-583年)字孝穆,东海郯(tán,谈)(今山东郯城人)。梁时,任东宫学士(官名,负责典礼、编纂、撰述等)、尚书度支郎(官名,负责财政收支)等职。入陈

  • 亭亭而立

    见“亭亭玉立”。刘亨辉《但愿人长久》:“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穿着绿色连衣裙、~的姑娘。”

  • 林下风范

   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《老残游记》八回:“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?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,就是这样吗?”见“林下风气”。《老残游记》8回:“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? 岂古人所谓有~的,就是这样吗?”【词语林下风范】

  • 书扇

    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(羲之)又尝在蕺山(蕺,音jí,地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)见一老姥,持六角竹扇卖之。羲之书其扇,各为五字。姥初有愠(怨怒)色。因谓姥曰:‘但言是王右军(因为右军将军,故称)书,以求百

  • 护碧纱

    源见“碧纱笼”。指对题诗的赏识和珍爱。宋孙觌《再至》诗:“悬知不是唐王播,惭愧高僧护碧纱。”

  • 急泪

    《宋书.刘怀慎传》附《德愿传》:“(世祖)又令医术人羊志哭殷氏,志亦鸣咽。他日有问志:‘卿那得此幅急泪?’”“急泪”指临时骤下的眼泪。清.吴伟业《清凉山赞佛诗》之二:“只愁许史辈,急泪难时得。”【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