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田单火牛

田单火牛

指齐国将领田单利用“火牛阵”冲击打败燕国军队。后以此典比喻善用奇计,建立大功。田单,临淄(今山东淄博市)人,战国时齐国将领。燕国将领乐毅攻进齐国时,田单坚守即墨(今山东平度东南)。齐襄王五年(前279年)施用反间计,使燕惠王改用骑劫代替乐毅为将,田单用“火牛阵”击败燕军,一举收复齐失地七十多城。被齐襄王任为相国,封安平君。齐王建元年(前264年)入赵,被任为相国,封平都君。战国时,燕国攻占了齐国大部分城池,只有莒(jǔ举,今山东莒县)和即墨(今山东平度东南)两城未被攻下,田单在即墨率军坚守。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一千多头牛,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被服,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,捆缚刀刃在牛角上,把灌泡满油脂的芦苇把子捆绑在牛尾上,点燃它末梢。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,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群,选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。牛尾的油脂芦苇把子火烧得炀热,牛群狂怒奔入燕军,燕军在夜间大为惊慌失措。牛尾上的油脂芦苇火把光明耀眼,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,所触及的尽都死伤。五千士兵趁这阵势衔枚冲杀。城里的士兵大声吆喝跟他们前进;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,喊杀声惊天动地。燕军大大惊骇,败溃逃跑。燕军一天天败退逃跑,终于退到黄河边上,齐国失去的七十多座城池都又收复回到齐国方面来。齐襄王封赏田单,赐爵号叫安平君。此典又作“烧牛”、“即墨龙文”、“即墨牛”、“火牛入燕垒”、“火牛”、“牛阵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2《田单列传》2455页:“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,为绛(jiàng匠,深红色)缯(zēng增,古代丝织品统称)衣,画以五采龙文,束兵刃于其角,而灌脂束苇于尾,烧其端。凿城数十穴,夜纵牛,壮士五千人随其后。牛尾热,怒而奔燕军,燕军夜大惊。牛尾炬火(火把)光明炫耀,燕军视之皆龙文,所触尽死伤。五千人因衔枚(枚形象筷子,两端有带,可系颈上。古代行军突袭敌军时,令士兵衔枚在口,防止喧哗)击之,而城中鼓噪从之,老弱皆击铜器为声,声动天地。燕军大骇,败走。”“燕日败亡,卒至河上(黄河边),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。”“襄王封田单,号曰安平君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徒思钳马之秣,未见烧牛之兵。” 唐·杜牧《东兵长句》:“即墨龙文光照耀,常山蛇阵势纵横。” 唐·温庭筠《过华清宫》:“不料邯郸虱,俄成即墨牛。” 宋·苏轼《云龙山观烧得云字》:“火牛入燕垒,燧象奔吴军。” 元·马致远《拨不断》:“寻思乐毅非良将,直待齐邦扫地亡,火牛一战几乎丧,赶人休赶上。” 元·无名氏《货郎旦》:“恰便似赤壁下曹兵涂炭,恰便是布牛阵举火田单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燕既尽降齐城,唯独莒、即墨不下。”田单率军固守即墨,“乃收城中得千余牛,为绛缯衣,画以五彩龙文,束兵刃于其角,而灌脂束苇于尾,烧其端。凿城数十穴,夜纵牛,壮士五千人随其后。牛尾热,怒而奔燕军,燕军夜大惊。牛尾炬火光明炫耀,燕军视之皆龙文,所触尽死伤。五千人因衔枚击之,而城中鼓噪从之,老弱皆击铜器为声,声动天地。燕军大骇,败走。……乘胜,燕日败亡,卒至河上,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。……襄王封田单,号曰安平君。”

【今译】 战国时,燕国攻占了齐国大部分城池,只有莒和即墨未攻下。田单率军在即墨坚守,他将城中的一千多头牛集中起来,给牛披上深红的缯衣,上面绘着彩色龙纹,在牛角上捆上尖刀,牛尾上拴上浸满油脂的苇束。夜里,在城墙上凿开几十处缺口,把牛赶出城外,五千精兵紧随其后。牛尾巴一燃着,牛被烧得疼痛难忍,性子发作,直向燕营冲去,燕军见牛尾火光闪耀,到处都是龙纹的野兽,让火牛撞上的非死即伤。齐军五千精兵也乘势攻击,城中百姓则站在城头,鼓噪助威,声音震天动地。燕军惊恐万分,大败而逃。田单乘胜进兵,燕军节节败退,一直退到齐国北界的河上,齐军把原来失陷的七十几城全都收复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扬人善用奇计,建树大功。

【典形】 火牛、火牛入燕垒、即墨龙文、即墨牛、牛阵、烧牛、火牛突出、纵火牛、即墨功、火牛兵、连牛。

【示例】

〔火牛〕 元·马致远《拨不断》:“寻思乐毅非良将,直待齐邦扫地亡,火牛一战几乎丧,赶人休赶上。”

〔火牛入燕垒〕 宋·苏轼《云龙山观烧得云字》:“火牛入燕垒,燧象奔吴军。”

〔即墨龙文〕 唐·杜牧《东兵长句》:“即墨龙文光照耀,常山蛇阵势纵横。”

〔即墨牛〕 唐·温庭筠 《过华清宫》:“不料邯郸虱,俄成即墨牛。”

〔牛阵〕 元·无名氏《货郎旦》:“恰便似赤壁下曹兵涂炭,恰便似布牛阵举火田单。”

〔烧牛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徒思拑马之秣, 未见烧牛之兵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平而鸣

    参见:物不平则鸣见“物不平则鸣”。【词语不平而鸣】  成语:不平而鸣

  • 桓谭非谶

    《后汉书.桓谭传》:“桓谭字君山,沛国相人也……后大司空宋弘荐谭,拜议郎给事中。”“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,帝谓谭曰:‘吾欲〔以〕谶决之,何如?’桓谭默然良久,曰:‘臣不读谶。’帝问其故,谭复极言谶之非

  • 乌帽吹

    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写名士风流洒脱。宋岳珂《赵季茂通判惠走笔奉和》之一:“不分黄花老,从教乌帽吹。白衣浑未至,醒眼欲何为?”

  • 郑交甫

    源见“汉皋解佩”。借指情郎。唐李康成《玉华仙子歌》:“上元夫人宾上清,深宫寂历厌层城。解佩空怜郑交甫,吹箫不逐许飞琼。”【词语郑交甫】   汉语大词典:郑交甫

  • 凿坏以遁

    同“凿坏而遁”。汉扬雄《解嘲》:“故士或自盛以槖,或凿坏以遁。”见“凿坏而遁”。【词语凿坏以遁】  成语:凿坏以遁汉语大词典:凿坏以遁

  • 呴沫

    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喻指互相救助或抚慰。《梁书.任昉传》:“〔刘孝标论曰〕故鱼以泉涸而呴沫,鸟因将死而悲鸣。”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.诠俗》:“以言呴沫人,令其意靡靡焉软也,曰水。”【词语呴沫】   汉语大

  • 寻源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出使西陲。唐 李嘉言《送崔夷甫员外和蕃》诗:“君过湟中去,寻源未是赊。”唐 陈润《赋得秋河曙耿耿》诗:“寻源不可到,耿耿复如何?”

  • 鹭行

    同“鹭序鵷行”。明袁宗道《将抵都门》诗:“只合寻鸥伴,谁令入鹭行?”【词语鹭行】   汉语大词典:鹭行

  • 三岛十洲

    源见“三神山”、“十洲”。指仙境或胜境。宋史浩《南浦.洞天》词:“三岛十洲东,青霄上,神工幻成岩窦。”并列 泛指仙境。三岛,传说中的三座海上仙山,蓬莱、方丈、瀛洲。十洲,传说的大海中十处名山胜境。据《

  • 海上鸥盟

    源见“鸥鹭忘机”。指忘身物外的隐逸生活。元仇远《约山中友》诗:“如君真是忘机者,海上鸥盟便可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