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生吞活剥

生吞活剥

刘肃《大唐新话.谐谑》:“李义府尝赋诗曰:‘镂月成歌扇,裁云作舞衣。自怜回雪影,好取洛川归。’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,乃为诗曰:‘生情镂月成歌扇,出意裁云作舞衣。照镜自怜回雪影,时来好取洛川归。’人谓之谚曰:‘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。’”后因以“生吞活剥”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。明 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三出:“又有一样,把别人的文字取了自己的高名,那前辈受他生吞活剥的怎么处?”清钱谦益《读杜小笺上》:“弘正之学杜者,生吞活剥,以挦撦为家当,此鲁直之隔日疟也。”


并列 ①比喻生硬地模仿或抄袭。语本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谐谑》:“李义府尝赋诗曰:‘镂月成歌扇,裁云作舞衣。自怜回雪影,好取洛川归。’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,乃为诗曰:“生情镂月成歌扇,出意裁云作舞衣。照镜自怜回雪影,时来好取洛川归。’人谓之谚曰:‘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。’”朱自清《民众文学的讨论》:“不过从旧有的里面~,是无效力的。”②谓不加烹调而食用。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1:“熊掌豹胎,食之至珍贵者也;~,不如一蔬一笋矣。”③比喻欺凌侮辱。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从帝国主义恶魔~下,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。”④犹生拉硬扯。沙汀《催粮》:“他不能不袒护李扯火,但他总硬不下心,~地把汪二挡起来,拿他去代替李扯火。”⑤比喻一知半解。丁玲《杜晚香·“妈妈”回来了》:“她还不懂得,就把听来的,~地逐条念一遍。”△贬义。△用于情状方面。→生搬硬套。也作“生搬硬套”。


解释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机械地模仿。也指不联系实际,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、经验、方法等。

出处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谐谑》:“有枣强尉张怀庆,好偷名士文章……人谓之谚曰:‘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。’”

唐代李义府曾经作了一首诗:“镂月成歌扇,裁云作舞衣。自怜回雪影,好取洛川归。”当时河北枣强县县尉张怀庆喜欢剽窃名士的诗文,改头换面后据为己有,他把李义府的诗稍作修饰,在每句之前加上两字:“生情镂月成歌扇,出意裁云作舞衣。照镜自怜回雪影,时来好取洛川归。”这样就把李义府的五言诗改成了七言诗,冒充己作。

对张怀庆的这种卑劣行径,当时的人非常瞧不起,就讥笑他是“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”。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,人称“七绝圣手”。郭正一也是唐代名士,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华,后任中书侍郎,当时朝廷的文辞诏敕,多由他撰作。“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”,正是对张怀庆剽袭、模仿的生动写照。

反义融会贯通

例句

在我还没有长大,识字也还不多时,就生吞活剥地看起小说来。


【词语生吞活剥】  成语:生吞活剥汉语词典:生吞活剥

猜你喜欢

  • 郤诜高第

    同“郤诜丹桂”。唐韩翃《别汜水县尉》诗:“谷永直言身不顾,郤诜高第转名香。”见“郤诜丹桂”。唐·韩翃《别汜水县尉》:“谷永直言身不顾,~转名香。”【词语郤诜高第】  成语:郤诜高第汉语大词典:郤诜高第

  • 挥风

    源见“郢匠挥斤”。谓运斧生风。指技艺高超。唐李白《李居士赞》:“彼质我斤,挥风是骋。了物无二,皆是斤郢。”

  • 陔馀

    源见“南陔”。谓奉养父母的余暇。清赵翼《〈陔馀丛考〉小引》:“余自黔西乞养归,问视之暇,仍理故业,日夕惟手一编,有所得辄札记别纸。积久遂得四十余卷,以其为循陔时所辑,故名曰《陔馀丛考》。”清吴锡麒《〈

  • 桥边纳履

    同“圯桥进履”。清毛奇龄《题张舍人携琴图》诗:“桥边纳履贻书早,海上乘槎探石迟。”

  • 茂陵消渴病

    同“相如病渴”。古直《菩萨蛮》词:“茂陵消渴病,憔悴羞持镜。”

  • 雁来鱼去

    同“雁去鱼来”。唐罗隐《广陵秋日酬进士臧?见寄》诗:“空愧荀家好兄弟,雁来鱼去是因缘。”并列 比喻书信往来。鱼传送书信的典故古乐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客自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

  • 叱咤风云

    叱咤( ㄔˋ ㄓㄚˋ chì zhà 斥乍):怒斥;吆喝。《后汉书.皇甫嵩传》:“叱咤可以兴雷电。”又唐代骆宾王《代徐敬业讨武氏檄》:“暗呜则山岳崩颓,叱咤则风云变色。”形容声势威力之大。述宾 叱

  • 冯子都

    《汉书.霍光传》:“初,光受幸监奴冯子都,常与计事,及显(霍光妻)寡居,与子都乱。”晋.晋灼注引《汉语》:“东闾氏亡,显以婢代立,素与冯殷奸也。”唐.颜师古注:“监奴,谓奴之监知家务者也,殷者,子都之

  • 燕巢危幕

    同“燕巢于幕”。《明史.明昇传》:“若必欲崛强一隅,假息顷刻,鱼游沸鼎,燕巢危幕,祸害将至,恬不自知。”见“燕巢于幕”。《明史·明升传》:“若必欲崛强一隅,假息顷刻,鱼游沸鼎,~,祸害将至,恬不自知。

  • 阿衡

    《书.太甲上》:“惟嗣王不惠于阿衡。”孔传:“阿,倚;衡,平。言不顺伊尹之训。”阿衡为商代师保之官。伊尹曾任此官,故以指伊尹。《诗.商颂.长发》:“实维阿衡,实左右商王。”毛传:“阿衡,伊尹也。”亦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