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王佐之才

王佐之才

王:帝王。佐:辅助。指具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说:“刘向曾称颂董仲舒有辅佐帝王建功业、治天下的大才干,即使辅佐商汤王的伊尹、辅佐周武王的吕尚这样的贤相也不过如此。至于辅佐齐桓公的管仲、辅佐齐景公的晏婴之流,不过是辅佐着霸主罢了,他们更难以与董仲舒相比了。”后以此为典,咏安邦治国的贤才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6《董仲舒传·赞》2526页:“刘向称‘董仲舒有王佐之材,虽伊吕亡(通“无”)以加,管、晏之属,伯(同“霸”)者之佐,殆不及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“彧年少时,南阳何颙异之,曰:‘王佐之才也。’” 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孔休源传》:“董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,可谓后生之准也。观其此对,足称王佐之才。” 唐·杨炯《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》:“当朝一见,许其王佐之才;行路相逢,知其美人之赠。” 唐·白居易《效陶潜体诗十六首》之14:“地寒命且薄,徒抱王佐才。” 唐·皮日休《太湖石》:“苟有王佐才,崛起于太湖;试问欲西笑,得如兹石无?”


偏正 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。《北齐书·杜弼传》:“州牧任城王澄闻而召问,深相嗟赏,许以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辅助帝王治理国家的才能或人才。→栋梁之材 倜傥之才 ↔膏粱子弟。


【词语王佐之才】  成语:王佐之才汉语词典:王佐之才

猜你喜欢

  • 陬隅句

    源见“蛮语参军”。借指蛮语。宋陆游《久客书怀》诗:“欸乃声饶楚,陬隅句带蛮。”【词语陬隅句】   汉语大词典:陬隅句

  • 昭台

    同“昭王台”。唐皇甫枚《三水小牍.王知古》:“礼昭台之嘉宾,抚易水之将士。”

  • 千丈堤,以蝼蚁之穴溃

    见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。

  • 孔方

    同“孔方兄”。明 无名氏《鸣凤记.拜谒忠灵》: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问道因何故,家中有孔方。”【词语孔方】   汉语大词典:孔方

  • 老莱衣

    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老莱子娱亲所穿的小儿彩衣。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孝养。唐杜甫《送韩十四江东觐省》诗:“兵革不见老莱衣,叹息人间万事非。”【词语老莱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老莱衣

  • 属垣有耳

    《诗.小雅.小弁》:“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。”朱熹集传:“君子不可易于其言,恐耳属于垣者,有所观望左右而生谗谮也。”后因以“属垣有耳”谓有人窃听。明叶宪祖《丹桂钿合》一折:“这话儿休轻漏,属垣有耳怕

  • 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    形容志趣相同的人彼此互相呼应。《易经》上说:声调相同,就产生共鸣;气息相同,就互相吸引;水往低处流,火往干燥处烧;云跟随龙,风跟随虎。圣人的作为,使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,真情得以显露;因而,以天为本,向

  • 百日至三公

    同“百日屡迁”。清唐孙华《闲居写怀》诗之六:“荀爽起布衣,百日至三公。”【典源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或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张璠《汉纪》 曰:“ (荀)爽字慈明,幼好学,年十二,通《春秋》、《论语》,耽思经

  • 胸有竹

    同“胸有成竹”。清赵翼《编校文瑞师集感赋》:“与可画先胸有竹,庖丁解在目无牛。”

  • 伍相怒潮

    同“伍胥潮”。雷昭生《谢生楚桢见示西湖春游诗索和》:“伍相怒潮飞海岸,雷峰倒影插湖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