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汉书.桓谭传》:“谭复极言谶之非经。帝大怒曰:‘桓谭非圣无法,将下斩之。’谭叩头流血,良久乃得解。出为六安郡丞,意忽忽不乐,道病卒”。东汉.桓谭因力陈不当以谶(预言吉凶得失的文与图)决事,触怒了光
怀:想念。 穿人家的衣服,就要惦记着人家的患难;吃人家的饭,就要拼死为人家效劳。语出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吾闻之,乘人之车者,载人之患;衣人之衣者,怀人之忧;食人之食者,死人之事。”《资治通鉴.齐
汉.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。”想要别人不知道,不如自己不去做。(多指做坏事)后因以“欲人勿知莫若勿为”用为干坏事就必然要暴露的典故。唐.房玄龄《晋书.苻坚载记上》
源见“倚马才”。形容文思敏捷,为文一挥而就。宋张孝祥《诸公分韵蹑冒顿之区落》:“横槊能赋诗,下马具檄草。”
《晋书》卷九十八《桓温传》:“初,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、刘琨之俦,有以其比王敦者,意甚不平。及是征还,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,访之,乃琨妓女也。一见温,便潸然而泣。温问其故,答曰:‘公甚似刘司空。’温大悦
《史记.晋世家》:“介子推从者怜之,乃悬书宫门曰:‘龙欲上天,五蛇为辅。龙已升云,四蛇各入其字,一蛇独怨,终不见处所。’文公出,见其书。……”晋公子重耳因国乱而逃亡,历尽艰辛,后返晋即位,为晋文公。晋
源见“卜食”。周公卜择洛邑得吉兆而建为东都,后因称经营新都为“卜洛”。南朝 梁谢瞻《张子房》诗:“卜洛易隆替,兴乱罔不亡。”【词语卜洛】 汉语大词典:卜洛
同“萤囊”。元 鲜于必仁《折桂令.书》曲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,万古群经。”
同“莺迁乔木”。唐李咸用《冬日喜逢吴价》诗:“莺迁犹待消冰日,鹏起还思动海风。”【词语莺迁】 汉语大词典:莺迁
与狐商量,要它让出身上的毛皮来。比喻不切实际地想做绝对办不到的事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二〇八引《符子》:“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。欲为千金之裘。而与狐谋其皮;欲具少牢之珍,而与羊谋其羞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