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不得其平则鸣
鸣:鸣叫。这里泛指有所抒发。 事物得不到原有的平静,就要有所抒发。 后多指人的遭遇不平就要发出声音表示不满或反抗。语出唐.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草木之无声,风挠之鸣;水之无声,风荡之鸣……金石之无声,或击之鸣。”清.昭槤《啸亭杂录》卷三:“朱白泉观察,原名友挂,今改名朱尔赓额。其与百制府书云:‘抑闻之,物不得其平则鸣,额之所遇,似不可谓得平矣!’”
鸣:鸣叫。这里泛指有所抒发。 事物得不到原有的平静,就要有所抒发。 后多指人的遭遇不平就要发出声音表示不满或反抗。语出唐.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草木之无声,风挠之鸣;水之无声,风荡之鸣……金石之无声,或击之鸣。”清.昭槤《啸亭杂录》卷三:“朱白泉观察,原名友挂,今改名朱尔赓额。其与百制府书云:‘抑闻之,物不得其平则鸣,额之所遇,似不可谓得平矣!’”
见“知其一,不知其二”。【词语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】 成语: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汉语大词典: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
唐代张旭事,形容他行为狂放,不受礼教约束。唐代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唐代李颀《赠张旭》诗:“露顶据胡床,长叫三五声。兴来酒素壁,挥笔如流星。”《新唐书
同“如坐春风”。清袁枚《闻香林尚书往浙巡勘海塘》诗之二:“仰看卿月光虽远,曾坐春风梦未忘。”【词语坐春风】 汉语大词典:坐春风
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亮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。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,时人莫之许也。”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,战国时燕国的名将乐毅,都是辅弼之才。后遂用为济世之才的典故。唐.李白《赠何
源见“倚伏”。指事物互相依存转化的机制。清曹寅《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》之五:“尘世难量倚伏机,静驱猫犬闭柴扉。”
《后汉书.律历志上》:“候气之法,为室三重:户闭,涂衅必周,密布缇缦,室中以木为案,每律各一,内庳外高,从其方位,加律其上,以葭莩灰抑其内端,按历而候之。气至者灰动。”古代测定节候方法之一,是用烧苇膜
《宋书.礼志五》:“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手板头复有白笔,以紫皮裹之,名笏。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,缀之朝服外,俗呼曰紫荷。或云汉代以盛奏事,负荷以行。”紫荷,指古代近侍大臣负于朝服上的紫色囊袋。因以“持紫荷
唐代李商隐、温庭筠、段成式三人文辞华丽,风格相近,三人排行都是第十六,因称“三十六体”。《旧唐书.李商隐传》:“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,及在令狐楚府,楚本工章奏,因授其学,商隐俪偶长短,而繁缛过之,时温庭
见“花朝月夕”。元·关汉卿《青杏子·离情》:“~同宴赏,佳节须酬。”【词语花朝月夜】 成语:花朝月夜汉语大词典:花朝月夜
源见“冰清玉润”。美称岳父。清李渔《风筝误.郊饯》:“承台命,我心中敬领,定搜寻一双润玉配清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