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片言折狱

片言折狱

论语.颜渊》:“子曰:‘片言(即半言,一两句话)可以折狱(折,断,判断;狱,诉讼之事。)者,其由(春秋时鲁国人,名仲由,字子路,一字季路,他是孔子的学生)也与!’子路无宿诺(宿诺,以前许下的诺言;无宿诺,意指急于践行诺言,不留时拖延)。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:孔子认为,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便可以判清案情,并且使人信服的,只有子路能够吧。子路忠信明决,平时总能及时实践自己的诺言。只有平日有信于人,临时才能作出决断使人信服。

“片信折狱”原指用简言就能判清诉讼之事,后泛指能用几句话把矛盾双方的是非判别清楚。唐李华《唐赠太子太师崔公神道碑》:“波汾之西,片言折狱。”(《文苑英华》卷九〇〇)


主谓 片,偏。折狱,判决讼案。原指根据一方的诉词就可以判案。后泛指用极简省的话就能判断是非曲直。语本《论语·颜渊》:“片言可以折狱者,其由也与?”唐·杨炯《射洪县尉康元辩赞》:“元辩精锐,风生笔端;~,一尉当官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称颂官吏贤明。 →明辨是非 ↔混淆黑白。也作“片辞折狱”、“片言可决”。


【词语片言折狱】  成语:片言折狱汉语词典:片言折狱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布

    同“荆妻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量移》:“只是目断铜管,心怀荆布。”【词语荆布】   汉语大词典:荆布

  • 武夷仙伯

    唐陆羽《武夷山记》:“武夷君于八月十五日山上置幔亭,化虹桥,大会乡人宴饮,曰:‘汝等皆吾之曾孙也。’”后以“武夷仙伯”指长寿之人。宋王以宁《鹧鸪天.寿杜士美》词:“帝乙何年骑玉龙,武夷仙伯笑相从。”

  • 有孔铸颜

    源见“铸颜”。谓孔子培养造就了颜渊。借指良师教导有方。清钱谦益《太常寺少卿鹿公墓志铭》:“生不独生,有孔铸颜。”

  • 学植

    同“学殖”。《晋书.王舒传》:“以天下多故,不营当时名,恒处私门,潜心学植。”北周庾信《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》:“臣幼无学植,长阙裁成。”【词语学植】   汉语大词典:学植

  • 飞燕将书

    源见“一箭下聊城”。指以文克敌。唐杜甫《收京》诗之一:“暂屈汾阳驾,聊飞燕将书。”

  • 一将功成万骨枯

    唐.曹松《己亥岁》:“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。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”曹松这首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,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;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将自己的荣华富

  • 网之一目

    比喻独一不可用。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有鸟将来,张罗而待之,得鸟者罗之一目也。今为一目之罗,则无时得鸟矣。”罗,即网。【词语网之一目】  成语:网之一目

  • 凤凰于飞

    《诗经.大雅.卷阿》:“凤凰于飞,翙翙其羽(翙,音huì,鸟飞行时翅羽搧动所发出的声音)。”又《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:懿氏卜妻敬促,其妻占之,曰:“吉。是谓‘凤凰于飞,和鸣锵锵,有妫之后,将育于姜。五

  • 雍渠骖乘

    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居卫月余,灵公与夫人同车,宦者雍渠参乘,出,使孔子为次乘,招摇市过之。孔子曰:‘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’于是丑之,去卫,过曹。”渠,古代车轮的外圈。孔子在卫国,见卫灵公与夫人(南

  •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

    在天地之间,到哪里也逃不脱。语出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仲尼曰:‘……臣之事君,义也,无适而非君也,无所逃于天地之间。’”同书《庚桑楚》:“寇莫大于阴阳,无所逃于天地之间。”宋.朱熹《二程语录》卷六:“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