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然然可可

然然可可

庄子.寓言》:“有自也而可,有自也而不可;有自也而然,有自也而不然(注:自,因由,指主观对客观的反映。自我与他人是反映客观的不同主体,因认识不同,故各有可有然。可与然,指对事物的肯定观念;不可与不然,是否定观念)。恶乎然?然于然。恶乎不然?不然于不然。恶乎可?可于可。恶乎不可?不可于不可(注:恶,何;乎,于;恶乎,即于何的意思。由于彼与我之认识和感情不同,固各有自己的然与不然,可与不可的观点)。物固有所然,物固有所可(注: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的肯定与否定的价值观)。无物不然,无物不可(注:世俗对待事物的认识,有时产生违反规律的颠倒,视不然为固然,执不可而为可。而庄周在这里又没灭了客观事物本身肯定与否定观的界限,陷入了主观主义无可无不可的混乱思想)。”

后因以“然然可可”用为凡事称好之词。

宋.辛弃疾《千年调.蔗菴小阁曰巵言作此词以嘲之》词:“巵酒向人时,和气先倾倒。最要然然可可,万事称好。”


并列 然然,是的是的。可可,可以可以。形容唯唯诺诺。语本《庄子·寓言》:“恶(wū)乎然?然于然……恶乎可? 可于可。”宋·辛弃疾《千年调·庶庵小阁名曰卮言,作此词以嘲之》:“卮酒向人时,和气先倾倒。最要~,万事称好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平庸怯懦。→唯唯诺诺


【词语然然可可】  成语:然然可可汉语词典:然然可可

猜你喜欢

  • 移孝为忠

    谓将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。《孝经.广扬名》:“君子之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。”唐.张说《郑国夫人神道碑奉敕撰》:“传云:去食存信,信而有征。经云:移孝为忠,孝则不匮。”明.朱浙《代洪西淙作赞》:“福

  • 三接

    《周易.晋卦》:“康侯因锡马藩庶,昼日三接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昼日三接者,言非惟蒙赐蕃多,又被亲宠频数,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。”“三接”指旧时皇帝对所亲近的宠臣,一日之间接见三次之多。后因用为大臣受到宠

  • 北山归意

    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指隐居之意。唐吴融《忆猿》诗:“犹有北山归意在,少惊佳树近房栊。”

  • 歌梁尘飞

    同“歌落梁尘”。南朝 陈 萧琳《隔壁听妓》诗:“徒闻管弦切,不见舞腰回。唯有歌梁共,尘飞一半来。”

  • 十大功劳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高祖……见信(指韩信)死,且喜且怜之,问:‘信死亦何言?’吕后曰:‘信言恨不用蒯通计’。……乃诏齐捕蒯通。”元.无名氏杂剧《随何赚风魔蒯通》第四折:“一不合明修栈道,

  • 安仁愁鬓

    源见“潘安白发”。借指怀才不遇,身处逆境,愁情满怀。宋贺铸《雨中花》词:“回首扬州,猖狂十载,依然一梦归来。但觉安仁愁鬓,几点尘埃。”

  • 察秋毫之末者,不见太山之形;听五音之和者,不闻雷霆之声

    秋毫: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。末:尖端。太山:即泰山。五音: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,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后泛指音乐。 有明察秋毫的目力却看不见泰山;有调和五音的听力却听不见雷声。 表示人为某种

  • 弄獐书

    源见“弄獐”。借指写错别字的书信。常用于雅谑。宋苏轼《贺陈述古弟章生子》诗:“甚欲去为汤饼客,惟愁错写弄獐书。”

  • 瞿硎

    《晋书.隐逸传》载:隐士瞿硎,居宣城郡 文脊山中。终日披鹿裘,坐于石室,不与世通。后因以“瞿硎”称隐士高人。宋吴潜《满江红.和刘右司长翁俾寿之词》词:“争奈乞身犹未可,只缘欠种清闲福。想瞿硎、仙子亦相

  • 碎唾壶

    源见“唾壶击缺”。形容志不获展,慷慨悲歌。清黄遵宪《仰天》诗:“仰天击缶唱乌乌,拍遍阑干碎唾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