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烟波钓徒

烟波钓徒

烟波:形容雾气笼罩的江湖。钓徒:钓鱼人。泛指江湖上的隐居者。为唐人张志和的自称。张志和,字子同,原名龟同。婺州金华(今浙江金华)人。十六岁时明经及第,受到唐肃宗的赏识,待命翰林,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。后坐事贬南浦尉,从此便决心隐居江湖,自称“烟波钓徒。”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96《隐逸·张志和传》5608页:“后坐事贬南浦尉,会赦还,以亲既丧,不复仕,居江湖,自称烟波钓徒。”

【例句】:

陈寅恪《王观堂先生輓词》:“君期云汉中兴主,臣本烟波一钓徒。”


偏正 烟波,烟雾苍茫的水面。在水上钓鱼的人。指隐居江湖的人。《新唐书·张志和传》:“(张志和)后坐事贬南浦尉,会赦还,以亲既丧,不复仕,居江湖,自称~。”元·张雨《太常引·题李仁仲画舫》:“堤上早传呼,是哪个~。”△多用于厌倦仕途的人。 →羲皇上人 江海之士 ↔淮南鸡犬


【词语烟波钓徒】  成语:烟波钓徒汉语词典:烟波钓徒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猎

    源见“伏猎侍郎”。谓大臣不学无文。清魏源《拟进呈〈元史新编〉序》:“台省长官多其国人,及其判署,不谙文义,弄麞、伏猎,不得已始取汉人、南人以为之佐。”亦泛指不学无文的人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内阁》:“二

  • 浔阳隐

    南朝梁.萧统《陶渊明传》:“时周继之入庐山,事释惠远,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,渊明又不应征命,谓之浔阳三隐。”据《陶渊明传》中记述:“周继入庐山,刘遗民遁匡山,渊明又不应征命,故谓浔阳三隐。”后遂用为咏

  • 因树为屋

    《后汉书.申屠蟠传》:“蟠独叹曰:‘昔战国之世,处士横议,列国之王,至为拥篲先驱,卒有院儒烧书之祸,今之谓矣。’乃绝迹于梁碭之闲,因树为屋,自同傭人。”申屠蟠看到当时范滂等攻訏朝政,一时成风,感到事情

  • 藏龙卧虎

    北周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》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本以形容山石的形状,后用“藏龙卧虎”比喻潜隐着的人才。夏衍《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》:“上海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。”向春《煤城怒

  • 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

    文:文华,文采。质:质朴,朴实。彬彬:指文质配合恰当。 文华质朴配合得宜,才能成为君子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唐.孙虔礼《书谱》:“贵能古不乖时,今不同

  • 五饵

    源见“三表五饵”。原为贾谊提出的怀柔、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,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。唐李白《自广平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》诗:“方陈五饵策,一使胡尘清。”王闿运《御夷论一》:“五饵豢蔽,效于蒙古,和之上

  • 其乐只且

    只且( ㄐㄩ jū ):语气助词,义犹“也哉”。 该是多么快乐啊。语出《诗.王风.君子阳阳》:“君子阳阳,左执簧,右招我由房。其乐只且。”汉.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盘于游畋,其乐只且。”

  • 以紫乱朱

    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,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’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:“朱,正色;紫,间色之好者。恶其邪好之夺正色。”后以“以紫乱朱”比喻将奸邪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贤者。汉

  • 虎迹

    《莲社高贤传》:慧远居庐山东林寺,“有一虎往来,时见形迹,未尝伤人,人号游山虎。”庐山东林寺旁,时有老虎形迹出没。后因用为关于虎的典故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十四《陶山遇雪觉林迁庵主见招不果往》:“山

  • 我行我素

    《礼记.中庸》:“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素富贵行乎富贵,素贫贱行乎贫贱,素夷狄行乎夷狄,素患难行乎患难,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。”素:平素、向来。“我行我素”,即不管别人怎样议论,仍按自己的意愿自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