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火焚玉石

火焚玉石

源见“玉石俱焚”。比喻兵火浩劫。清沈起凤谐铎.恶钱》:“但杀人夺货,终至灭亡。一旦火焚玉石,卿将何以处我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阳

    源见“凤鸣朝阳”。指朝阳。唐温庭筠《和友人溪居别业》:“积润初销碧草新,凤阳晴日带雕轮。”【词语凤阳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阳

  • 沐雨梳风

    同“沐雨栉风”。明刘基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农夫力田望秋至,沐雨梳风尽劳瘁。”见“栉风沐雨”。宋·范成大《百丈山》:“~有底忙,解鞍来宿赞公房。”【词语沐雨梳风】  成语:沐雨梳风汉语大词典:沐雨梳风

  • 名与南斗偕

    源见“北斗以南一人”。称美人品德高尚,为人景仰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周法曹游青原寺》:“不如飞鸿去,名与南斗偕。”

  • 抱薪趋火

    趋:趋向,奔向。抱着柴草奔向火海。多比喻采取的方法不对,必将扩大灾祸。《鬼谷子.摩篇》:“抱薪趋火,燥者先燃,平地注水,湿者先濡。”见“负薪救火”。《鬼谷子·摩篇》:“~,燥者先燃,平地注水,湿者先濡

  • 以古非今

    用古代的史事来非难攻击当前的时政。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有敢偶语《诗》、《书》者弃市,以古非今者族。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。”偏正 非,非难,否定。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、否定当今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

  • 投瓮

    宋.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国初,赵普中令为相。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,凡有人投利害文字,皆置中,满即焚于通衢。”宋代赵普任宰相时,在厅堂屏风后面放了两只大瓮,凡有利害关系的文书,阅后都投入瓮里,

  • 食其乱宫庭

    《史记.陈丞相世家》:“(王)陵之免丞相,吕太后乃徙(陈)平为右丞相,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。左丞相不治,常给事于中。食其亦沛人。汉王之败城西,楚取太上皇、吕后为质,食其以舍人侍吕后。其后从破项籍为侯

  • 剑三千

    《庄子.说剑》:“昔赵文王喜剑,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,日夜相击于前。死伤者岁百余人。”《庄子.说剑》篇中说:赵文王喜爱剑术,故门下养有能剑术的客人三千多名。后遂用为指喻朝廷武士之典。唐.杜甫《寄岳州贾

  • 王谢乌衣

    源见“乌衣门第”。指高门贵族。清王士禛《读史杂感》诗之一:“王 谢 乌衣六代同,名家龙虎盛江东。”【典源】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王公(导) 曰:‘我与元规虽俱王臣,本怀布衣之好。若其欲来,吾角巾径还

  • 三仁去国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‘殷有三仁焉。’”孔子认为殷朝有三位仁人,即微之、箕子、比干。但都为忠君爱国而出走、为奴、被处死。后以“三仁去国”为忠臣受害国家将亡之典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