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知彼知己”。黎静《彭大将军》:“作为一个高级将领,对每个战役的部署,首先要考虑到‘~’,密切注意到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。”【词语知己知彼】 成语:知己知彼汉语大词典:知己知彼
居:居住。由:经过。 居住于仁,行走由义。 意谓居心行事,一切都遵循仁义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居仁由义,大人之事备矣。”唐.李远《送贺著作凭出宰永新序》:“一动一静,居仁由义。”宋.陆游《老学
《战国策》卷十四《楚策一》:“楚人不胜,通侯、执珪死者七十余人。”楚国在春秋时,以楚执珪为爵位名。后遂用为泛指朝廷重臣之典。唐.罗隐《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》诗:“楚珪班序未为轻,莫惜良途副圣明。”【词语
源见“眦裂”。目眶瞪裂,头发竖起。形容盛怒。清薛福成《庸盦笔记.山东某生梦游地狱》:“山东某生者……见世间有不平事,则眦裂发指。”【词语眦裂发指】 成语:眦裂发指汉语大词典:眦裂发指
《隋书.倭国传》:“大业三年,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……其国书曰:‘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’云云。”倭国即日本。隋唐时日本国君主自称“日出处天子”,而称中国皇帝为“日没处天子”。
借指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。茅盾《<新绿丛辑>旨趣》: “一个写作者对自己呕心血的成果的宝爱,本为人人所同,而脱稿后求能与世相见,嘤鸣求友之心,亦人人所共有。” ●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
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仕宦之途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》:“鹏路忽催,龙津遂壅。”【词语鹏路】 汉语大词典:鹏路
同“生入玉门关”。唐李益《塞下曲》:“伏波唯愿裹尸还,定远何须生入关?”
同“仙凫”。宋梅尧臣《双凫观》诗:“王乔如可挹,仙舄此徘徊。”
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夏大旱,公欲焚巫尪。”晋.杜预注:“巫尪,女巫也,主祈祷请雨者。或以为尪非巫也,瘠病之人,其面上向,俗谓天哀其病,恐雨入其鼻,故为之旱,是以公欲焚之。”尪,音wāng,同汪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