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指陈仲子饥饿难当时取食被虫子啃食过的李子充饥。借指廉士的困穷生活。南朝 梁何逊《聊作百一体》诗:“灵辄困桑下,於陵拾李螬。”
追求得有一定的方式,得到与否却听之于命运。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循规蹈矩,听天由命的哲学思想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求则得之。舍则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。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
同“谢安雅量”。宋陆游《书感》诗:“已欠谢安俱泛海,况无王粲与登楼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谢太傅(安) 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色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 (
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讥弃隐出仕之人。唐罗隐《寄右省王谏议》诗:“鱼惭张翰辞东府,鹤怨周颙负北山。”
见〔君子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〕。
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,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。死灰,烧余的灰烬。《史记.韩长孺列传》:“安国坐法抵罪,蒙狱吏田甲辱安国,安国曰:‘死灰独不复然乎?’田甲曰:‘然即溺之。’”亦作“死灰复燃
源见“鹿走姑苏台”。比喻国家败亡。或抒发衰亡的感慨。唐张九龄《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》诗:“桑田东海变,麋鹿姑苏游。”
源见“方皋相马”。指良马。元马臻《寄澉川杨如山》诗:“吾闻沙丘之马黄骊牝牡世莫知,九方皋去不复有。”
源见“薏苡明珠”。喻指遭人猜忌。明张自烈《上南大司成姜公书》:“《下里》之曲,未奏元音;薏苡之嫌,徒烦敝舌。”【词语薏苡之嫌】 成语:薏苡之嫌
唐.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,予以为过言。前六七年,仆来南。二年冬,幸大雪,逾岭(指五岭)被南越中数州,数州之犬,皆苍黄吠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