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满城风雨

满城风雨

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四载:宋诗人谢无逸写信问诗友潘大临最近可有佳作,潘回信说:“秋来景物,件件是佳句,恨为俗气所蔽。昨日清卧,闻搅林风雨声,欣然起题其壁云‘满城风雨近重阳’,忽催租人至,遂败意,止此一句奉寄。”因以“满城风雨”为咏重阳秋景的典故。宋 曾惇《点绛唇.重九饮栖霞》词:“九月传杯,要携佳客栖霞去。满城风雨,记得潘郎句。”后亦用以比喻消息传开,众口喧腾。老舍《且说屋里》:“理想的家庭,没闹过一桩满城风雨的笑话,好容易!”


偏正 原指风雨交加的深秋景色,今比喻事情传播之快,众口议论纷纷,到处轰动回响。语本唐·韦应物《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》:“川上风雨来,须臾满城阙。”宋·潘大临诗句“满城风雨近重阳”。唐弢《琐忆》:“还有一次,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、男女同泳,闹得~。”△略含贬义。用于信息传播方面。→道路藉藉 ↔一片祥和 秘而不宣


【典源】宋·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四:“黄州潘大临工诗,多佳句,然甚贫。东坡、山谷尤喜之。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,潘答书曰:‘秋来景物,件件是佳句,恨以俗氛所蔽翳。昨日闲卧,闻搅林风雨声,欣然起,题其壁曰:“满城风雨近重阳”,忽催租人至,遂败意。止此一句奉寄。’闻者笑其迂阔。”

【今译】 宋代潘大临善于写诗,多有佳句,然而非常贫困。友人谢无逸曾写信来问他近来是否有新作,潘复信说:“秋天景物,处处都可吟咏,只可惜诗兴常被俗务所搅扰。昨日闲卧,我闻林间风雨声有感,欣然题壁‘满城风雨近重阳’,不料此时催租人来到,顿时兴味索然,只有这么一句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秋天风物; 或指因俗事相扰而诗兴索然。

【典形】 败兴催租吏、翻喜吏征租、满城风雨、潘郎句、诗兴败催租、兴为催租败、节近多风雨、催租能败意。

【示例】

〔败兴催租吏〕 清·丘逢甲 《重阳作》:“满城风雨铸新诗,幸无败兴催租吏。”

〔翻喜吏征租〕 宋·陆游《归耕》:“有圃免烦官送菜,叩门翻喜吏征租。”

〔满城风雨〕 宋·杨万里《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》:“政坐满城风雨句,平生不喜老潘诗。”

〔潘郎句〕 宋·曾惇《点绛唇·重九饮栖霞》:“九日传杯,要携佳客栖霞去。满城风雨,记得潘郎句。”

〔诗兴败催租〕 明·唐寅《西畴图为王侍御作》:“准例公田多种秫,不教诗兴败催租。”

〔兴为催租败〕明·杨慎《庆东原·菊坞吟秋》:“兴为催租败,欢因送酒来,酒酣诗兴依然在。”


【词语满城风雨】  成语:满城风雨汉语词典:满城风雨

猜你喜欢

  • 围棋墅

    源见“围棋赌墅”。美称他人第宅。清赵翼《蕴山招同星石湖舫游宴》诗:“湖山谢傅围棋墅,松桧冯家大树村。”

  • 菊盏

    同“菊花酒”。盏,酒杯。宋苏轼《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予衰病心形俱瘁感之作诗》:“菊盏萸囊自古传,长房宁复是臞仙。”【词语菊盏】   汉语大词典:菊盏

  • 履璧

    源见“拜璧”。谓继承皇位。南朝 梁江淹《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》:“履璧之祯,获珪之应,著在纪岁。”【词语履璧】   汉语大词典:履璧

  • 苏武封薄

    封薄:封赏低而少。西汉苏武出使匈奴,被无理拘禁19年,他坚贞不屈,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汉朝。苏武在始元六年(前81)春天返回长安后,被任命为典属国(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的官员)。安阳侯上官桀、桑乐侯上官

  • 化为乌有

    源见“子虚乌有”。形容全部丧失、全部落空或全部没有了。《红楼梦》七八回:“其后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,天兵一到,化为乌有,不必深论。”述宾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记载:司马相如作《子虚赋》,虚构三人对话

  • 走蚓惊蛇

    源见“春蚓秋蛇”。指书体飞动。明杨慎《一枝花》曲:“锦绣额赠新题,走蚓惊蛇;丹青帧模巧样,回鸾舞鹤。”并列 比喻笔势矫健洒脱。明·汤式《一枝花·赠明时秀》:“锦绣额赠新题~,丹青帧摸巧样回鸾舞鹤。”△

  • 质子寄书

    王韶之《始兴记》:“晋中朝有质子将归。忽有人寄其书,告曰:‘吾家在观亭庙,石间有悬藤,君扣藤,家人必自出。’归者如言,果有二人出水取书,并曰:‘江伯令君前。’入水,见屋舍甚丽。今俗咸言观亭有江伯神也。

  • 吹气胜兰

    后汉.郭宪《洞冥记》卷四:“帝(汉武帝刘彻)所幸宫人名丽娟,年十四,玉肤柔软,吹气胜兰,不欲衣缨缚之,恐体痕也。每歌,李延年和之,于芝生殿唱‘回风’之曲,庭中花皆翻落。置丽娟于明离之帐,恐尘垢污其体也

  • 有志竟成

    用以勉励人立志上进,终能成功之语。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(29年)耿弇,(生平事迹见前“乌合之众”条)受命率兵攻打青州,聚歼敌将张布以下二十万人。胜利后,光武帝刘秀亲往临淄劳军。对耿弇说:“过去韩信破历下

  • 享帚自珍

    同“敝帚自珍”。清俞樾《春在堂随笔.笔一》:“文士名心,书生习气,缄石知谬,享帚自珍。”主谓 把扫帚视为珍宝。比喻东西虽很微劣,却看得非常珍贵。汉·刘珍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