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比喻负荷重任。北周庾信《谢赵王赉犀带等启》:“花开四照,唯见其荣;鳌戴三山,深知其重。”
源见“挥戈回日”。指能使时光停留。唐李白《日出行》:“鲁阳何德,驻景挥戈。”【词语驻景挥戈】 成语:驻景挥戈
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晋侯(晋景公)赏桓子狄臣千室(指赏给桓子奴隶千户;狄臣,狄人为奴隶的人),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(瓜衍之县,即今山西孝义县北十里之瓜城)。曰:‘吾获狄土,子之功也。微子(若无你),
同“飞锡”。唐王维《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》诗:“上人飞锡杖,檀越施金钱。”
源见“歌五袴”。谓怀念施行德政的地方官。宋苏轼《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》诗:“今年蚕市数州集,中有遗民怀袴襦。”
源见“去天尺五”。谓与宫廷相近。宋方勺《泊宅编》卷六:“谁云天尺五,亲见玉皇来。”【词语天尺五】 汉语大词典:天尺五
《南史.王僧达传》:王僧达免官后,颜师伯诣之。僧达慨然曰:“大丈夫宁当玉碎,安可以没没求活!”比喻为保持气节而牺牲。参见“瓦全”条。【词语玉碎】 汉语大词典:玉碎
《周易.系辞下》:“颜氏之子,其殆庶几乎!有不善未尝不知,知之未尝复行也。”《周易.系辞下》有“颜氏之子”之语。后常用以比喻有才德之人。唐.杜甫《酿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》诗:“神仙中人不易得,颜
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自(齐)威、宣、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、方丈、瀛洲。此三神山者,其傅在勃海中,……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。……及至秦始皇并天下,至海上,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。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,
《晋书.吴隐之传》:吴隐之字处默,濮阳鄄城人。迁晋陵太守。在郡清俭,妻自负薪。寻守廷尉、秘书监、御史中丞,领著作如故,迁左卫将军。“虽居清显,禄赐皆班亲族,冬月无被,尝瀚衣,乃披絮,勤苦同於贫庶。”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