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沾沾自喜

沾沾自喜

沾沾(zhān zhān瞻瞻):洋洋自得神态。此典指窦婴自以为是而洋洋得意。后以此典比喻自以为很好而得意起来。窦婴(?——前131年),字王孙,观津(今河北衡水东)人,窦太后侄儿。吴、楚、赵、胶东、胶西、济南、淄川七诸侯国动乱时,窦婴被汉景帝任为大将军,守荥(xíng形)阳(今河南荥阳县东北),监督齐国(约今山东省大部地区)、赵国(约今河南省大部地区)两个战区之军队。吴、楚等七诸侯国之乱平定后,汉景帝奖功赐封窦婴为魏其(今山东临沂县南)侯。不久,桃(今河北衡水西南)侯刘舍免除丞相职务,窦太后多次提议由魏其侯窦婴担任。汉景帝刘启说:“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惜而不让魏其侯担任丞相?魏其侯这个人,平时表现自以为是而洋洋得意,他常常处事轻浮草率,难以担当丞相重任。”终于没有任用他。此典又作“沾沾自足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07《魏其武安侯列传》2841页:“桃侯(刘舍,其父刘襄封桃侯,他继承爵位)免相,窦太后数言魏其侯。孝景帝曰:‘太后岂以为臣有爱(有所吝惜),不相魏其!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。多易(轻率),难以为相持重(担当重任)。’遂不用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:“立一善,修一行,沾沾自足,怠而不复前矣。”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文臣带左右》:“以鹘冠登壬辰科,沾沾自喜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辛十四娘》:“会提学试,公子第一,生第二。公子沾沾自喜。”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文坛三户》:“他其实并不‘顾影自怜’,倒在沾沾自喜。” 老舍《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》:“当然,一本真正优秀的作品的确是个有价值的贡献,尽管一生只写过这么一本,功绩也不可抹杀。但是,作家自己却不该因此而抱定‘一本书主义’,沾沾自喜。”


偏正 形容洋洋得意、骄傲自满的样子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太后岂以为臣有爱,不相魏其? 魏其者,~耳,多易。难以为相,持重。”裴骃集解引张晏曰:“沾沾,言自整顿也。”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对此,婷儿没有丝毫的~,在她心目中,出演苍剧只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,一次集中学习社会知识的机会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骄傲自满、自以为是方面。→洋洋自得 ↔不骄不躁。也作“沾沾自好”、“沾沾自满”、“沾沾自足”。


【词语沾沾自喜】  成语:沾沾自喜汉语词典:沾沾自喜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城公

    同“管城子”。宋黄庭坚《戏咏猩猩毛笔》:“政以多知巧言语,失身来作管城公。”【词语管城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管城公

  • 寸草之心

    源见“寸草春晖”。指子女对父母回报的微小心意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论侠》:“孝道略尽,忠诚未孚,思欲报寸草之心,申倾葵之意。”

  • 鲁麟

    同“鲁郊麟”。明黄佐《卧暄》诗:“鲁麟获已久,礼乐日以新。”【词语鲁麟】   汉语大词典:鲁麟

  • 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

    见〔疑行无成,疑事无功〕。见“疑事无功,疑行无名”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卫鞅曰:‘~。’”【词语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】  成语: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

  • 冰肌

    源见“姑射”。形容女子纯净洁白的肌肤。宋朱淑真《暑月独眠》诗:“一篆炉烟笼午枕,冰肌生汗白莲香。”【词语冰肌】   汉语大词典:冰肌

  • 张凭理窟

    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张凭既前,抚军(注:抚军,指简文帝司马昱)与之话言,咨嗟称善,曰:‘张凭勃窣(勃窣,匍匐而行)为理窟。’即用为太常博士。”《晋书.张凭传》:“会王濛就惔(刘惔)清言,有所不通,凭

  • 胶庠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周人养国老于东胶,养庶老于虞庠。”郑玄注:“东胶亦大学,在国中王宫之东。”又《礼记.学记》:“古之教者,家有塾,党有庠。”周时称大学为胶,称小学为庠。后世以“胶庠”通称学校。《梁书.

  • 班家扇

    同“班女扇”。唐许浑《赠萧鍊师》诗:“莫比班家扇,宁同卓氏琴。”唐徐凝《却归旧山望月有寄》诗:“今夜故乡依旧见,班家扇样碧峰东。”

  • 空谷

    源见“白驹空谷”。空旷幽深的山谷。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。《晋书.龚玄之传》:“夫哲王御世,必搜扬幽隐。故空谷流絷维之咏,丘园旅束帛之观。”【词语空谷】   汉语大词典:空谷

  • 狐埋狐搰

    《国语.吴语》:“夫谚(谚语)曰:‘狐埋(埋藏)而狐搰(搰,音hú挖掘义)之,是以无成功。’”相传狐狸本性多疑,如果埋藏了什么东西,埋后总不放心,过一阵就又挖出来看看,所以它总也埋不成。后因以“狸埋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