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沆瀣一气

沆瀣一气

钱易南部新书》戊集载: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,被考官崔沆录取,当时有人嘲笑说:“座主门生,沆 瀣一气。”后以“沆瀣一气”指气味相投的人联结一起。今多用于贬义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某太医》:“天之报施老奴者,如此不爽,纵有百子,亦必沆 瀣一气,岂复有以德报怨者?”


主谓 比喻气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。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戊集载,唐朝崔瀣参加科举考试,被考官崔沆录取。当时有人嘲笑说:“座主门生,~。”王火《战争和人》8卷:“他是个会看潮流也识时务有点两面的人物,同他见见,并非同他~,没有什么不好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指人勾结在一起做坏事。→狼狈为奸 一丘之貉 ↔格格不入


“沆 ( hànɡ) 瀣 ( xiè) 一气”指气味相投、互相勾结,用于贬义。

沆瀣”为什么 “一气”呢?

沆瀣”,夜间的水气、露水。 《集韵》: “沆瀣,海气。一曰露气,一曰北方夜半之气。”夜里的水气、露气自是同类之物,难以区分开来,故为 “一气”。所以气味相投谓之 “沆瀣一气”。

宋·钱易 《南部新书·戊集》: “又乾符二年,崔沆放崔瀣,谭者称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。”这说的是唐代读书人崔瀣,进京赴试,榜上有名,心中十分高兴。可是,他不久听人议论说,自己能考上,是因为主考官叫崔沆,二人是同姓师生关系,名字的意思也差不多,所以开玩笑说他俩是 “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”。崔瀣根本不认识考官崔沆,人们这样说,他真感到十分冤枉。

后来,“沆瀣一气”也就传用开来,意指互相勾结、臭味相投。宋·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》有详载。


【词语沆瀣一气】  成语:沆瀣一气汉语词典:沆瀣一气

猜你喜欢

  • 画沙

    源见“画沙印泥”。形容书家用笔高妙。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九:“闲闲公以正大九年五月十二日下世,此卷最为暮年手书,故能备钟 张诸体,于屋漏雨、锥画沙之外,别有一种风气,令人爱之而不厌也。”【词语画沙】  

  • 神女霜飞

    同“青女司霜”。唐吴融《红树》诗:“一声南雁已先红,神女霜飞叶叶同;自是孤根非暖地,莫惊他木耐秋风。”

  • 箕山之志

    源见“箕山之节”。谓隐居不仕的心愿。三国 魏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者矣。”见“箕山之节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:“而伟长独怀文抱质,怡淡寡欲,有~,

  • 衽席

    《庄子.达生》:“人之所取畏者,衽席之上,饮食之间,而不知为之戒者,过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衽席之上,恣其淫荡,动之死地,万无一全。”衽席,床褥,卧席。后因以“衽席”借指男女色欲之事。《新唐书.高宗纪赞》

  • 一生吃着不尽

    吃着:吃饭穿衣。 表示一辈子丰衣足食,生活富裕。语出宋.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一四:“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,戏语之曰:‘状元试三场,一生吃着不尽。’沂公正色答曰:‘吾平生之志,不在温饱。’”《石点头.贪

  • 书画船

    源见“米家书画船”。泛称文人学士的船只。清钱谦益《再题奚川八景画卷》诗:“绿树长维书画船,青门频倒逢迎屣。”【词语书画船】   汉语大词典:书画船

  • 麦舟之惠

    源见“范氏麦舟”。称人对己赙赠助丧的财物。明唐顺之《求助葬启》:“用布腹心,辱惟麦舟之惠,存殁均感。”

  • 东山妓乐

    源见“东山携妓”。谓文人携妓出游。唐元稹《奉和荥阳公离筵作》诗:“南郡生徒辞绛帐,东山妓乐拥油旌。”

  • 难于上青天

    见〔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〕。见“难于上天”。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35回:“艰难的情况,真比‘~’的蜀道还要难。”【词语难于上青天】  成语:难于上青天汉语大词典:难于上青天

  • 布在方策

    见〔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〕。【词语布在方策】  成语:布在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