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汉水胶船

汉水胶船

指西周昭王率师南巡楚国,因船的胶液化开而死于汉水之中。后以此典比喻帝王被害。周昭王,姬姓,名瑕,康王之子。在位时王道略有缺失。他到南方巡视时在汉水溺死。周昭王死后,周朝廷为忌讳此事,没有向各诸侯报丧。此典又作“胶船”、“汉水入胶船”、“疑胶舟”、“胶舟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《周本纪》134页:“康王卒,子昭王瑕立。昭王之时,王道微缺。昭王南巡狩(shòu兽,同“巡守”,帝王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),不返,卒于江上。其卒不赴告,讳(huì惠,忌讳)之也。”《正义》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昭王德衰,南征,济于汉,船人恶之,以胶船进王,王御船至中流,胶液船解,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乘渍水以胶船,驭奔驹以朽索。” 金·元好问《甲午除夕》:“已恨太官余曲饼,争教汉水入胶船。” 清·王夫之《洞庭秋》之二十六:“萧飒万个撼斑管,迢递千古疑胶舟。” 清·王士禛《过汜光湖怀古》:“胶舟古所戒,遗恨怜昭王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昭王之时,王道微缺。昭王南巡狩不返,卒于江上。”正义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昭王德衰,南征,济于汉,船人恶之,以胶船进王,王御船至中流,胶液船解,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。”

【今译】 周昭王时,王权衰微。昭王南巡至汉水时,船人故意用胶粘的船载昭王渡河,船行至中流,胶液化开使船解体,昭王因而被淹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帝王被害。

【典形】 汉水入胶船、胶船、胶舟、疑胶舟。

【示例】

〔汉水入胶船〕 金·元好问《甲午除夕》:“已恨太官余曲饼,争教汉水入胶船。”

〔胶船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乘渍水以胶船,驭奔驹以朽索。”

〔胶舟〕清·王士禛《过汜光湖怀古》:“胶舟古所戒,遗恨怜昭王。”

〔疑胶舟〕清·王夫之《洞庭秋》之二十六:“萧飒万个撼斑管,迢递千古疑胶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氏诛

    《新唐书.高宗纪》:“永徽六年,立宸妃武氏为皇后。显庆元年,废皇太子忠为梁王,立代王弘为皇太子。五年,废梁王忠为庶人。麟德元年,杀庶人忠。上元二年,天后杀皇太子,立雍王贤为皇太子。永隆元年,废皇太子为

  • 兔死狐悲

    见“狐死兔悲”条。并列 兔子死了,狐狸感到悲伤。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感到悲哀。语本《宋史·李全传》:“狐死兔泣,李氏灭,夏氏宁独存。”魏巍《地球的红飘带》:“而且王家烈的下场,还不能不在他的心上打上~

  • 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

    熙熙:纷杂貌。攘攘:扰乱貌。 形容人们喧闹纷杂,皆为追求盈利而来来往往。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六引《六韬》:“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;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”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“谚曰:‘千金之子,不死于

  • 哭香囊

    宋.乐史《杨太真外传》:“上皇密令中官潜移葬之于他所。妃之初瘗(yì音义),以紫褥裹之。及移葬,肌肤已消释矣,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。中官葬毕以献,上皇置之怀袖。”此事又见《新唐书.后妃传》。元.王伯成《

  • 南山粲

    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代称《饭牛歌》。宋苏轼《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》:“为君扣牛角,一咏南山粲。”【词语南山粲】   汉语大词典:南山粲

  • 何晏神伏

    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何平叔注《老子》,始成,诣王辅嗣。见王《注》精奇,乃神伏曰:‘若斯人,可与论天人之际矣!’因以所注为《道德二论》。”南朝.梁.刘孝标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弼论道约美不如晏,自然出拔

  • 水落石出

    宋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后因以“水落石出”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。宋陆游《谢台谏启》:“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,坐销浮伪之风;察定理于舟

  • 好畤田

    《汉书.陆贾传》:“孝惠时,吕太后用事,欲王诸吕,畏大臣及有口者。贾自度不能争之,乃病免。以好畤田地善,往家焉。”后因以“好畤田”喻隐居耕种的田园。清吴伟业《感事》诗:“不事扶风掾,难耕好畤田。”【词

  • 蜂腰

    《南史.周弘直传》:“弘直方雅敦厚,气调高於次昆。或问三周孰贤,人曰:‘若蜂腰矣。’”三周,指南朝 梁周弘正、周弘让、周弘直兄弟。弘正善谈玄理,弘直方雅敦厚,唯弘让简素,曾任叛将侯景伪官,故时人讥之。

  • 桑梓

    《诗.小雅.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朱熹集传:“桑、梓二木。古者五亩之宅,树之墙下,以遗子孙给蚕食、具器用者也……桑梓父母所植。”后以“桑梓”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。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永世克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