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求田问舍

求田问舍

意为买田置屋,只知为个人生活打算,没有远大志向。陈登(事迹见“元龙高卧”条)在许汜拜访时,对他很不礼貌,不和他谈话,让他睡下床,自己睡高床。刘备对许汜说:“你有国士之名,如今天下大乱,帝王流离失所,人人希望你能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志,而你却只知买田置屋,没有可取的言论,这是陈登所憎恶的,怎能会和你交谈呢?如果你是小人,他会睡在百尺高的楼上,让你睡在地上,哪里仅是上下床之间呢?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卷7第229页:“备曰:‘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问舍,言无可采,是元龙所讳也,何缘当与君语?如小人,欲卧百尺楼上,卧君于地,何但上下床之间邪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:“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”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8卷:“如今这些贪人,拥着娇妻美妾,求田问舍,损人肥己,搬斤播两,何等肚肠!”


并列 求买田地,购置房舍。指只求一己之安乐,而忘济世之大志。语出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:“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问舍,言无可采。”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:“~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”△贬义。用来形容胸无大志的人。↔济世安民 毁家纾难。也作“问舍求田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:“陈登者,字元龙,在广陵有威名。……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,表与备共论天下人,汜曰:‘陈元龙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。’……备问汜:‘君言豪,宁有事邪?’汜曰:‘昔遭乱过下邳,见元龙。元龙无客主之意,久不相与语,自上大床卧,使客卧下床。’备曰:‘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问舍,言无可采,是元龙所讳也,何缘当与君语? 如小人,欲卧百尺楼上,卧君于地,何但上下床之间邪?’”

【今译】 三国时陈登 (字元龙) 很有威名。后来许汜与刘备同在荆州牧刘表处做客,三人谈论天下人士,许汜说:“陈元龙是江湖上人,还有粗豪之气。”刘备问他:“你说他粗豪,有什么事实吗?”许汜说:“我过去避乱过下邳,见到陈元龙。元龙一点待客之意没有,不与我说话,晚上自己睡大床,让客人睡下床。”刘备说:“你有国士的名声,现在天下大乱,皇帝失位,你本应该忧国忘家,出来挽救时势。可你却四处打听,只想置买田舍,言论没有一点可采纳之处,这正是元龙所厌恶的,怎么会与你谈话呢? 要是我,准备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,让你睡在地上,岂止上下床之间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无大志,只顾家业田产; 也用以指置田归隐。

【典形】 乱世求田、求舍问田、求田、求田问舍、问舍、问舍求田、问田、问田舍、笑求田、元龙不求田、求田计。

【示例】

〔乱世求田〕 明·高启《客舍寒食次周著作》:“乱世求田虽自笑,少年当路竟谁攀?”

〔求舍问田〕 宋·陈师道《答颜生见寄》:“求舍问田真得计,临流据石有余清。”

〔求田〕 宋·王安石《平甫如通州寄之》:“平世自无忧国士,求田应不忤陈登。”

〔求田问舍〕 宋·辛弃疾 《水龙吟》:“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”

〔问舍〕 南朝梁·高爽《往晋陵联句》:“问舍且求田,音乱无可择。”

〔问舍求田〕 清·黄鷟来《岁暮杂感》之四:“雄谈扪虱人偏远,问舍求田道亦穷。”

〔问田〕 清·唐孙华《次韵答王随庵》:“巧输司马难从宦,才避元龙合问田。”

〔笑求田〕 宋·曾巩《赠张伯常之郢见过》:“志大肯悲同抱璞,识高宁许笑求田。”


【词语求田问舍】  成语:求田问舍汉语词典:求田问舍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芙蓉

    唐.苏鹗《杜阳杂编》:“宝历二年,浙东贡舞女二人,曰飞鸾、轻风。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,每歌舞一曲,如鸾凤之音,百鸟莫不翔集。歌罢,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。宫中语曰:宝帐香重重,一双红芙蓉。”“红芙蓉”之事反

  • 一身二任

    一人而能担当起两方面的任务。《汉书.王言传》:“诸侯骨肉,莫亲大王。大王于属则子也,于位则臣也,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。”主谓 一人承担两种任务。语本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诸侯骨肉,莫亲大王,大王于属则子也

  • 乞儿乘车

    《初学记》卷二十九晋.郭颁《魏晋世语》:“司马宣王(懿)辟周泰为新城太守,钟毓谓泰曰:‘君释褐登宰府,乞儿乘小车,一何驶?’”又《三国志.魏书.邓艾传》附《周泰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宣王为泰会,使

  • 裁诗挑锦

    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指苏蕙作诗织锦为回文图。亦泛指书写情书。宋康与之《喜迁莺.秋夜闻雁》词:“送目鸣琴,裁诗挑锦,此恨此情无尽。”

  • 金尽裘敝

    源见“季子貂敝”。形容贫困失意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续录五》:“甚或金尽裘敝,耻还乡里,萍飘蓬转,不通音问者,亦往往有之。”清王韬《海陬冶游附录》卷下:“狭邪之游,以欢嬉始者,必以怨恨终,金尽裘

  • 叔度陂湖

    《后汉书.黄宪传》:“叔度(黄宪字)汪汪若千顷陂,澄之不清,淆之不浊,不可量也。”后因以“叔度陂湖”比喻人的器宇胸襟宏伟宽大。唐黄滔《祭崔补阙道融文》:“多君于士元廊庙,待我以叔度陂湖。”主谓 比喻人

  • 赪尾

    源见“鲂鱼赪尾”。指忧劳,劳苦。前蜀韦庄《和刘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黑头期命爵,赪尾尚忧鲂。”亦指奔波劳苦之人。清颜光猷《京都杂咏》:“哀鸿应满野,赪尾莫忘归。”【词语赪尾】   汉语大词典:赪尾

  • 醉山颓倒

    同“醉玉颓山”。宋石孝友《满庭芳.次范倅忆洛阳梅》词:“当年,吟赏处,醉山颓倒,飞屑成堆。”主谓 形容醉态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……山公曰:‘嵇叔夜之为人

  • 徂暑

    《诗.小雅.四月》:“四月维夏,六月徂暑。”郑玄笺:“徂,犹始也,四月立夏矣,而六月乃始盛暑。”后因以称盛暑。晋夏侯湛《大暑赋》:“乃三伏相仍,徂暑肜肜。上无纤云,下无微风。扶桑赩其增燌,天气晔其南升

  • 斩草除根

    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公元前717年,陈桓公因拒绝郑国和好之请而在两国战争中打了败仗。左丘明在评论这一历史事件时征引史家周任的话说:治理国家的人,见到恶,就要象农夫除草一样,挖掉它的老根,不要使它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