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次公醒狂

次公醒狂

次公:西汉大臣盖宽饶的字。盖宽饶(?-前60年),魏郡(治所今河北临漳西南)人。受到汉宣帝的赞赏,被任命为太中大夫(掌议论的官),后又被提升为司隶校尉(负责监察举报首都长安及附近地区各级官吏的官)。盖宽饶为人刚直,揭发捡举各级官吏的罪错,从不回避,无论事情大小,一律上奏举报,被他所揭发上奏罪状的官员很多。因盖宽饶举报的官员数量太多,以致使廷尉(掌刑狱司法的最高长官)在处理时,对他上奏的案件有一半弃之不用。朝廷高官、贵戚以及来到京都办公的各地官吏,都感到害怕,不敢违犯法令,京都长安社会秩序变得很安定清明。汉宣帝许后的父亲、平恩侯许伯乔迁新居,丞相、御史将军等高级官员都去祝贺,只有盖宽饶没有去。许伯亲自去请,他才去,从西边台阶走上大厅,面向东边,毫不谦虚地坐下。许伯给盖宽饶斟酒,说:“盖君迟到了,请多喝一点儿。”盖宽饶说:“不要多给我倒酒,我是一个酒狂。”丞相魏侯笑着说:“你不喝酒就够狂的了,又何必有酒呢?”在座的人都轻蔑而充满敌意地看着他。后以“次公醒狂”为典咏人性格狂纵,也用以指酒醉发狂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7《盖宽饶传》3243、3244、3245页:“盖宽饶字次公,魏郡人也。”“宣帝嘉之,以宽饶为太中大夫,……擢为司隶校尉,刺举无所回避,小大辄举,所劾奏众多,廷尉处其法,半用半不用,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(通“傜”)使至长安,皆恐惧莫敢犯禁,京师为清。平恩侯许伯入第,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中二千石皆贺,宽饶不行。许伯请之,乃往,从西阶上,东乡(通“向”)特坐。许伯自酌曰:‘盖君后至。’宽饶曰:‘无多酌我,我乃酒狂。’丞相魏侯笑曰:‘次公醒而狂,何必酒也?’坐者皆属目卑下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戴叔伦《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》:“宽饶狂自比,汲黯直为邻。” 唐·刘禹锡《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》:“文轻傅武仲,酒逼盖宽饶。” 唐·李绅《州中小饮》:“耻矜学步贻身患,岂慕醒狂蹑祸阶。” 宋·刘筠《即目》:“覆觞知已久,宁有次公狂。” 宋·苏轼《赠孙莘老七绝》之6:“时复中之徐邈圣,毋多酌我次公狂。” 宋·苏轼《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》:“高会日陪山简醉,狂言屡发次公醒。” 宋·黄庭坚《西江月·茶》:“无因更发次公狂,甘露来从仙掌。” 宋·陆游《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》:“次公醒狂何必酒,直谅多闻俱可友。” 清·赵翼《哭杭白峰之讣》:“元凯生平书有癖,次公意气醒而狂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平恩侯许伯入第,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中二千石皆贺,宽饶不行。许伯请之,乃往,从西阶上,东乡 (向) 特坐。许伯自酌曰:‘盖君后至。’宽饶曰:‘无多酌我,我乃酒狂。’丞相魏侯笑曰:‘次公醒而狂,何必酒也?’坐者皆属目卑下之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时盖宽饶 (字次公),为司隶校尉,为人严刻,动辄即劾奏官吏。一次许伯新居落成,群官往贺,盖请之才去,自己坐在特座上。许伯亲为他斟酒,盖说:“不要给我斟得太多,我是个酒狂。”丞相魏侯说:“你清醒时也发狂,何必有酒呢。”在座的人都很厌恶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性格狂纵; 也用以指酒醉发狂。

【典形】 次公狂、次公醒、次公醒狂、酒狂、无多酌我、醒狂、醒而狂、醒狂客、酒逼盖宽饶。

【示例】

〔次公狂〕 宋·刘筠《即目》:“覆觞知已久,宁有次公狂。”

〔次公醒〕 宋·苏轼《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》:“高会日陪山简醉,狂言屡发次公醒。”

〔次公醒狂〕 宋·陆游《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》:“次公醒狂何必酒,直谅多闻俱可友。”

〔酒狂〕 明·陈子龙《哭周勒卣》:“酒狂如仆射,情死似琅琊。”

〔无多酌我〕 宋·苏轼《赠孙莘老七绝》之六:“时复中之徐邈圣,无多酌我次公狂。”

〔醒狂〕 唐·李绅《州中小饮》:“耻矜学步贻身患,岂慕醒狂蹑祸阶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义姑

    源见“鲁姑弃子”。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。元杨显之《酷寒亭》三折:“那贱人也不是鲁 义姑,这厮也不是汉萧何。”【词语鲁义姑】   汉语大词典:鲁义姑

  • 一丘

    《汉书.叙传上》:“(班)嗣报曰:‘若夫严子者,绝圣弃智,修生保真,清虚澹泊,归之自然,独师友造化,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。渔钓于一壑,则万物不奸其志;栖迟于一丘,则天下不易其乐。”丘,指山丘,因古代隐者

  • 青霜

    同“青女霜”。宋曾巩《地动》诗:“据经若此非臆测,皎女秋日浮青霜。”【词语青霜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霜

  • 驷马夸题柱

    源见“题桥柱”。比喻称赞取得功名荣显。明文徵明《送柯奇纯主事归莆阳》诗:“不须驷马夸题柱,且着斑衣慰依闾。”

  • 沈腰

    《南史.沈约传》:“初,约久处端揆(旧指宰相。端,端首;揆,掌管,管理;宰相居百官之首,总揽朝政,故称),有志台司(指低于宰相的尚书、御史等台官),论者咸谓为宜。而帝终不用,乃求外出,又不见许。与徐勉

  • 郑君谷口

    同“郑生谷”。唐上官仪《高洁之士策》:“郑君谷口,擅不言之谣;曹相府门,多清净之化。”

  • 清君侧

    《公羊传.定公十三年》:“晋赵鞅取晋阳之甲,以逐荀寅与士吉射。荀寅与士吉射曷为者也?君侧之恶人也。此逐君侧之恶人,曷为以叛言之?无君命也。”曷:何。荀寅和士吉射占据君主之旁为非作歹,因被驱逐。因以清除

  • 楚囊之情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囊还自伐吴,卒。将死,遗言谓子庚:‘必城郢!’君子谓子囊忠……将死,不忘卫社稷,可不谓忠乎!”后因以“楚囊之情”谓爱国之情。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公临危审正,

  • 芜蒌豆粥

    同“滹沱麦饭”。清黄遵宪《三用前韵》:“芜蒌豆粥艰辛处,应忆东朝乐未央。”芜蒌,即无蒌亭。

  • 李侯架

    源见“邺侯书”。指书架。清毛奇龄《饮祁中丞东书楼观祁五理孙藏画书事》诗:“楼头遍插李侯架,玉轴金签满前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