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.薛用弱《集异记.王之涣》(卷二):“开元中,诗人王昌龄、高适、王之涣齐名。……一日天寒微雪,三诗人共诣旗亭,贳(shì赊)酒小饮。”遇伶人聚宴讴歌,“昌龄等私相约曰:‘我辈各擅诗名,每不自定其甲乙
同“白云亲舍”。清袁枚《上尹制府乞病启》:“馀胆罢含,断机尚在,未尝不指随心痛,目与云飞。”
源见“出谷迁乔”。喻仕途升迁或境遇好转。元施惠《幽闺记.洛珠双合》:“文武掇巍科,丹桂高攀近嫦娥。喜莺迁乔木,凤止高柯。”
参见“凌云健笔”。
《吕氏春秋.察贤》:“宓子贱治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,而单父治。”鸣琴而治,是指以封建阶级的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。以身亲之而治,是逢事躬亲察考,深入实际,以辛苦劳力而达到治理的效果
源见“张仪舌”。借指舌辩空谈之士。唐罗隐《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》诗之三:“九庙有灵思李令,三川悲忆恨张仪。”【词语张仪】 汉语大词典:张仪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及《晋书.孙绰传》均载:晋孙绰作《天台山赋》成,对友人范荣期说:“卿试掷地,当作金石声。”范起初不信,打开来一读,赞不绝口。金石,钟罄之类的乐器。后以“掷地金声”指孙绰
比喻遭遇相同,彼此同情。《吴越春秋.阖闻内传》:“子不闻河上歌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惊翔之鸟,相随而集,濑下之水,因复俱流。胡马依北风而立,越燕望海日而熙。”主谓 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。语
源见“三日新妇”。喻指为官受礼仪拘束的滋味。清王士禛《送杨鄂州职方奉诏安南》诗:“虎头食肉志亦得,新妇帏车安足论!”
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形容为人清高,有骨气,不屈身事人。宋彭乘《续墨客挥犀.贵其真》:“陶渊明耻为五斗粟屈于乡里小儿,弃官去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