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黄犬书”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太簇正月》:“谨凭黄耳之传,伫望白云之信。”
《初学记》卷十一引三国吴.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郑弘为临淮太守,行春,有两白鹿随车,挟毂而行。弘怪,问主簿黄国为吉凶,贺曰:‘闻三公车轓画作鹿,明府当为宰相。’张弘果为太尉。”后以“画鹿轓”用为三公(太尉
比喻以讹传讹,亦喻穿凿附会,曲解原意。楚国郢都有人给燕国相国写信,因为时值晚上,灯光不亮,就对拿蜡烛的人说,举蜡烛。嘴里说着,无意中连“举烛”二字也写到信上。燕相国读后十分高兴。他说,举烛是崇尚光明的
同“荀令伤神”。清纳兰性德《眼儿媚.中元夜有感》词:“欲知奉倩神伤极,凭诉与秋檠。”周亮《悼程蕴秀女士并慰陈西溪先生》诗:“休教奉倩神伤尽,好为宗邦护妙才。”连动 丧失妻子。晋·孙盛《晋阳秋·武帝》:
疾病常因饮食不慎而发生,祸患常因语言不慎而造成。语出晋.傅玄《口铭》:“神以感通,心由喧,福生有兆,祸生有端。情莫多妄,口莫多言。蚁孔偾河,溜沈濑山。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《易.颐》“君子以慎言语,节
探:伸手去拿。囊:口袋。伸手到袋中取物。比喻事情极易办到。出自五代人李谷之语。李谷,生平不详。史载他与韩熙载是好朋友。后唐明宗时,韩熙载南奔吴越,谷送他至正阳。临别时熙载说:“吴越如能用我当宰相,一定
山乡村民的言论,常作自己言论的谦辞。也说成“刍议”。《诗.大雅.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”刍荛:割柴草的人。《旧唐书.李绛传》:“陛下不废刍言,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。”【词语刍言】 汉语大词典:
同“阮籍悲”。唐温庭筠《上裴舍人启》:“今则阮路兴悲,商歌结恨;牛衣夜哭,马柱晨吟。”
借指翁婿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硬拷》: “你险把司天台失陷了文星空,把一个有对付的玉洁冰清烈火烘。” 参见:○冰清玉润见“冰清玉洁”。唐·杨炯《李怀州墓志铭》:“金多木少,孔文举之天骨;~,华子全之神彩
同“若敖鬼”。唐李商隐《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》:“朝争屈原草,庙馁若敖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