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梦卜之求

梦卜之求

史记.殷本纪》:“武丁(殷商帝小乙之子,庙号高宗)夜梦得圣人,名曰说。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,皆非也。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于野,得说于傅险(也作岩)中。是时说为胥靡(古代服劳役的刑徒),筑于傅险。见于武丁,武丁曰是也。得而与之语,果圣人,举以为相,殷国大治。故遂以傅险姓之,号曰傅说。”

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:“吕尚盖尝穷困,年老矣,以渔钓奸(奸,请求)周西伯。西伯将出猎,卜之,曰‘所获非龙非彲(或作螭),非虎非罴;所获霸王之辅。’于是周西伯猎,果遇太公于渭之阳,与语大说,曰:‘自吾先君太公曰“当有圣人适周,周以兴”。子真是邪?吾太公望子久矣。’故号之曰‘太公望’,载与俱归,立为师。”

所谓“梦卜之求”,即指古代殷高宗武丁因梦而得到贤臣傅说,周文王因占卜而得良宰吕尚的传说故事。后因用喻帝王得贤相辅政的典故。

文苑英华》卷六五二唐.吕颂《贺陆相公拜相启》:“叶一人梦卜之求,副四海具瞻之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达生书

    《庄子.达生》:“达生之情者,不务生之所无以为。”《庄子》一书外篇中有《达生》篇。后因以“达生篇”指代《庄子》,用为崇奉老庄思想之典。唐.李群玉《杜门》诗:“达生书一卷,名利付春冰。”

  • 朝梁暮陈

    同“朝梁暮晋”。明杨慎《升庵诗话.萧子显春别》:“‘江东大道日华春,垂杨挂柳扫轻尘。淇水昨送泪沾巾,红妆宿昔已迎新。昨别下泪而送旧,今已红妆而迎新。’娼楼之本色也。六朝君臣,朝梁暮陈,何异于此。”见“

  • 朋友以义合

    朋友之间以道义相结合。语出《论语.乡党》朱熹注:“朋友以义合。”鲁迅《花边文学.朋友》:“‘朋友以义合者也’,但我们向来常常不作如此解。”

  • 折腰禄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指下级官吏的微薄薪俸。唐钱起《过沈氏山居》诗:“始愿今不从,区区折腰禄。”【词语折腰禄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腰禄

  • 漂母

    源见“一饭千金”。喻指恩人或乐于助人的人。唐李白《赠新平少年》诗:“千金答漂母,万古共嗟称。”清孙枝蔚《漂母庙》诗:“既是千金酬一饭,如何漂母至今稀?”【词语漂母】   汉语大词典:漂母

  • 五斗屈

    同“五斗折腰”。清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小县甘为五斗屈,穷官那可三年淹?”

  • 清圣

    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伯夷,圣之清者也。”后以“清圣”指纯洁高尚的圣人。清陈确《死节论》:“《论》《孟》并亟称夷 齐,不一及死。孔序逸民,孟曰清圣,推求义蕴,二子生平,尽于此矣。”源见“中圣人”。称清酒

  • 乞如愿

    源见“打灰堆”。又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十:“有商人过清湖,见清湖君,君问所须,商曰:‘但乞如愿。’君许之,果得一婢,如愿即其名也。商有所求,悉能致之。后因正旦,如愿晚起,商人挞之,走入粪壤中不见。今

  • 银桥

    前蜀杜光庭《神仙感遇传》:“玄宗于宫中玩月,公远奏曰:‘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?’乃取拄杖,向空掷之,化为大桥,其色如银。请玄宗同登。约行数十里,精光夺目,寒气侵人,遂至大城阙。公远曰:‘此月宫也。’”后

  • 孟光

    源见“举案齐眉”。古代贤妻的典型。后誉称有德的妻室。唐王绩《山中叙志》诗:“孟光傥未嫁,梁鸿正须妇。”唐窦群《初入谏司喜家室至》诗:“一旦悲欢见孟光,十年辛苦伴沧浪。”【词语孟光】   汉语大词典: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