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.王制》:“关讥而不征。”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关市讥而不征。”后以“讥关”谓在关市负责稽查和征税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三》:“吾辈受讥关之任者,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,奈何必以茧丝为能,而务朘民
《后汉书.梁冀传》:“帝少而聪慧,知冀骄横,尝朝群臣,目冀曰:‘此跋扈将军也。’”后亦戏称暴风为“跋扈将军”。唐 冯贽《南部烟花记.跋扈将军》:“隋炀帝泛舟,忽阴风颇紧,叹曰:‘此风可谓跋扈将军。’”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郗司空家有伧奴,知及文章,事事有意。王右军向刘尹称之,刘问:‘何如方回?’王曰:‘此正小人有意向耳,何得便比方回?’刘曰:‘若不如方回,故是常奴耳。’”后以“郗家奴
同“易子而食”。唐杜甫《别唐十五戒》诗:“饥有易子食,兽犹畏虞罗。”【词语易子食】 汉语大词典:易子食
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,老虎也就没有伤害人的意思。 旧时认为人的诚心可以感动禽兽。语出《晋书.隐逸传.郭文》:“尝有猛兽忽张口向文,文视其口中有横骨,乃以手探去之。温峤问曰:‘猛兽害人,人之所畏,而先生
见“舳舻千里”。【词语轴轳千里】 成语:轴轳千里
同“巫山云雨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梦见美人》诗:“既荐巫山枕,久奉齐眉食。”
汉.司马迁《史记.赵世家》:“缪王使造父御,西巡狩,见西王母,乐之忘归。”游乐时因高兴而忘记返回。因以“乐之忘归”形容由于被某种事物吸引而留连忘返。清.俞樾《四川马丁山》:“熊操作之暇,游于市井,皆殷
比喻事物彻底消释、涣散或崩溃。晋成公绥《云赋》:“于是玄气仰散,归云四聚:冰消瓦解,奕奕翩翩。”亦作“冰散瓦解”。《三国志.魏志.傅嘏传》裴松之注引司马彪《战略》:“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虏必冰散瓦解,
同“识途”。唐李益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》诗:“报恩身未死,识路马还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