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李郭仙舟

李郭仙舟

同“李郭舟”。明李贽《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》诗:“直沽今日赋将归,李 郭仙舟亦暂违。”


见“李郭同舟”。明·李贽《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》:“直沽今日赋将归,~亦暂违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后汉书·郭太列传》:“郭太(应作泰) 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贫贱。……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送至河上,车数千两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郭泰 (字林宗) 学识渊博,善于谈论,去洛阳游学访友,见到当时名士李膺 (字元礼),李膺非常赏识他,两人一见如故,从此郭泰名震京城。后郭回归故乡,洛城的士人都去河边送他,有车几千辆之多。郭泰只与李膺同舟渡河,众人远远望去,如同神仙一般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与知己好友同游; 或用以尊称所敬仰、所推崇的人。

【典形】 登仙郭、高尚之舟、郭泰如仙、郭泰舟、郭舟、李郭仙舟、李郭舟、李仙、李膺船、李膺棹、送别仰神仙、仙侣同舟、仙舟、膺舟、元礼同舟、仙侣移舟、同舟神仙侣、登舟惭郭泰、登仙同元礼、郭去半舟闲、星棹依元礼、共载比神仙、同舟李膺、郭泰船、李郭同舟、元礼仙、李郭仙、郭李、舟共李膺、神仙陪有道、李膺舟。

【示例】

〔登仙郭〕 宋·苏轼《次韵江晦叔》:“幸与登仙郭,同依坐啸成。”

〔高尚之舟〕 唐·骆宾王《上郭赞府启》:“仙飞有道,荣河泛高尚之舟; 德验通神,灵策洞幽冥之境。”

〔郭泰如仙〕 明·袁宏道《将发黄时同舟为王以明》:“郑庄有客堪驰驿,郭泰如仙好附舟。”

〔郭泰舟〕 明·冯惟敏《新水令·寿马南江》:“也曾对西风独上仲宣楼,也曾乘皓月同登郭泰舟。”

〔郭舟〕 宋·范成大《送郭明复寺丞守蜀州》:“有道独行意,郭舟若神仙。”

〔李郭仙舟〕 清·程先贞《上已送陈记室归闽》:“烂熳桃花古渡头,相看李郭有仙舟。”

〔李郭舟〕 唐·高适《同李太守北池泛舟》:“每揖龚黄事,还陪李郭舟。”

〔李仙〕 唐·骆宾王《在江南赠宋五之问》:“李仙非易托,苏鬼尚难因。”

〔李膺棹〕 南朝陈·江总《洛阳道》:“仙舟李膺棹,小马王戎镳。”

〔送别仰神仙〕 唐·杜审言《和李大夫嗣真奉使》:“将行备礼乐,送别仰神仙。”

〔仙侣同舟〕 唐·杜甫《秋兴》:“佳人拾翠春相问,仙侣同舟晚更移。”

〔仙舟〕 唐·白居易 《赠楚州郭使君》:“笑看儿童骑竹马,醉携宾客上仙舟。”

〔膺舟〕 唐·杜牧《分司东都寓居履道》:“稚榻蓬莱掩,膺舟巩洛停。”

〔元礼同舟〕 唐·李白《陪族叔刑部侍郎晔等游洞庭》之三:“洛阳才子谪湘川,元礼同舟月下仙。”


【词语李郭仙舟】  成语:李郭仙舟汉语词典:李郭仙舟

猜你喜欢

  • 郑人缓泣

    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(呻吟,吟咏,读书声)。祇三年而缓为儒(祇,适),河润九里,泽及三族,使其弟墨(指在缓的教育影响下,其弟翟修养成为墨教)。儒墨相与辩,其父助翟。十年而缓自杀。其

  • 删述

    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载:孔子序《书》删《诗》。《论语.述而》孔子自称“述而不作”。后因以“删述”谓著述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宗经》:“自夫子删述,而大宝咸耀。”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一:“我志在删述,重辉

  • 飞鸟依人

    依,依恋。比喻亲附于人的状态。为唐太宗对褚遂良的评语。褚遂良(596-658或659年),字登善,河南阳翟(dí狄)(今河南禹县)人。博通文史,精于书法。贞观年间曾任谏议大夫、中书令等职,曾赞助立晋王

  • 大槐宫殿

    同“大槐宫”。宋廖行之《如梦令.记梦》词:“雨歇凉生枕簟,不梦大槐宫殿。惟对谪仙人,一笑高情睠睠。”

  • 燕瘦环肥

    宋苏轼《孙莘老求墨妙亭诗》:“杜陵评书贵瘦硬,此论未公吾不凭。短长肥瘦各有态,玉环 飞燕谁敢憎?”按,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态轻盈,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体态丰满,肥瘦不同,均以貌美著称。后因以“燕瘦环肥”比喻

  • 两豆塞耳,不闻雷霆

    两颗豆子塞住耳朵,听不见打雷的声音。 比喻受谗言邪说的蒙蔽而听不进一切劝告。语出《鹖冠子.天则》:“两豆塞耳,不闻雷霆。”旧题汉.张良《阴符经.注》:“两叶掩目,不见泰山,双豆塞耳,不闻雷霆。”

  • 发指目裂

    见“发指眦裂”。

  • 处处闻啼鸟

    见〔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〕。

  • 谷变

    同“岸谷之变”。王闿运《罗季子诔》:“敬佩金音,长悲谷变。”【词语谷变】   汉语大词典:谷变

  • 发奸擿伏

    发、擿(tì替):揭发。奸:奸邪。伏:隐伏。发奸擿伏,揭发隐匿的坏人坏事,使奸邪无所隐遁。西汉京兆尹赵广汉曾下令召湖都亭长来京兆府议事。湖都亭长途经界上时,界上亭长随便开玩笑说:“到了京兆府,千万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