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朱鲔涉血

朱鲔涉血

文选》卷四三丘迟《与陈之伯书》唐.李善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光武(刘秀)攻洛阳,朱鲔(音wěi)守之。上令岑彭说鲔曰:‘赤眉已得长安,更始(注:指刘玄)为胡殷所反害,谁为守乎?’鲔曰:‘大司徒公被害(注:刘秀兄刘縯被更始皇帝刘玄所杀),鲔与其谋,诚知罪深,不敢降耳。’彭还白上。上谓彭:‘复往明晓之。夫建大事,不忌小过。今降,官爵可保,况诛罚乎?’”

涉血,喋血,指杀人流血。友于,指兄弟,《尚书.君陈》:“惟孝友于兄弟。”光武帝刘秀,以平息对抗促成建国大计为重,不忌私仇,故使岑彭两说朱鲔来降。后因以此用为宽仁释仇的典故。

南朝梁.丘迟《与陈之伯书》:“朱鲔涉血于友于,张绣剚(音zì,刺杀)刃于爱子(注:《三国志.魏书.武帝纪》:建安二年,公到宛,张绣降。既而悔之,复反。公与战,军败,为流矢所中。长子昂、弟子安民遇害。四年,张绣率众降,封列侯。)。汉主不以为疑,魏君待之若旧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

    与:心许。 早上有过失,晚上就改正,君子对此表示赞许。语出《汉书.东平思王宇传》:“《传》不云乎:‘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。’其复前所削县如故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中山恭王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“夫克

  • 颍谷封

    同“颍谷”。宋苏轼《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》:“缝衣付与溧阳尉,舍肉怀归颍谷封。”【词语颍谷封】   汉语大词典:颍谷封

  • 孝若归省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七晋.夏侯孝若(湛)《东方朔画赞.序》:“大人来守此国。仆自京都,言归定省,睹先生之县邑,想先生之高风……乃作颂焉。”晋人夏侯湛字孝若,有才名,美仪容,在回家省亲时感触奋发,写下了《东方

  • 轩辕梦

    同“华胥”。唐杨凝《送别》诗:“吴会家移遍,轩辕梦去稀。”

  • 鹏抟海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有雄心壮志。唐张祜《投常州从兄中丞》诗:“旧爱鹏抟海,今闻虎渡江。”

  • 冉耕之疾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伯牛有疾,子问之,自牖执其手,曰:‘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!’”冉耕字伯牛,他是孔子的学生。伯牛得了重病,孔子去探视,从窗口外伸手和他握别,叹说,如果真是不行了,这岂非天命

  • 解剑

    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表示对亡友怀念,信守心中许诺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庐陵王墓下作》诗:“解剑竟何及,抚坟徒自伤。”清魏耕《历历白榆行》:“解剑空心许,抚躬徒自吁。”【词语解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解剑

  • 础润

    同“润础”。南朝 宋谢庄《喜雨诗》:“燕起知风舞,础润识云流。”

  • 同床异梦

    同睡在一张床上,各做各的梦。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各有各的打算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一卷一章:“但彼等乌合之众,同床异梦,一战即溃。”亦作“同床各梦”。清.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槐西杂志一》:“虽琵琶别抱,已负旧

  • 刖足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怀才不遇。唐刘驾《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》诗:“刖足岂更长,良工隔千里。”【词语刖足】   汉语大词典:刖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