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暗箭伤人

暗箭伤人

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夏,公会郑伯(郑庄公)于郲(地名,《春秋》隐十一年作时来,《公羊传》作祁黎,地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),谋伐许(春秋时中原地区小国名,周时建国,姜姓,后被楚所灭)。郑伯将伐许,五月甲辰、授兵(颁发武器)于大宫(太庙)。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(公孙阏字子都,郑大夫,颍考叔也是郑庄公的大臣;车,兵车),颍考叔挟輈以走(輈,音zhōu,泛指车),子都拔棘以逐之(棘,古兵器名,通戟),及大逵,弗及,子都怒。秋七月,公会齐侯、郑伯伐许。庚辰,傅于许(傅,接近)。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(注:蝥弧,郑伯的旗名),子都自下射之,颠。瑕叔盈又以蝥弧登(瑕叔盈,郑大夫),周麾而呼曰:‘君登矣!’郑师毕登。壬午,遂入许。许庄公奔卫。”

春秋时,郑庄公准备攻打许国,在太庙颁发武器。子都(公孙阏)与颍考叔因争夺兵车而发生争执。颍考叔夺了兵车就跑,子都拔戟追赶没有赶上,非常气愤。后来在七月间攻打许国时,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旗帜抢先登城,子都从城下放暗箭,颍考叔中箭坠城身亡。

后以“暗箭伤人”指乘人不备、暗下毒手。

宋.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三十:“客问刘贡父(攽)曰:‘某人有隐过否?中司将鸣鼓而攻之。’贡父曰:‘中司自可鸣鼓儿,老夫难为暗箭子。’客笑而去。”《古今杂剧》元缺名《刘干病打独角牛》二:“孩儿也,一了说明枪好躲,暗箭难防。”


主谓 比喻用阴谋陷害人。语本宋·刘炎《迩言》:“暗箭中人,其深次骨,人之怨也,亦必次骨,以其掩人所不备也。”高阳《粉墨春秋》14回:“但总是先警告,后行动。如今却成了百分之百的~;自是有损国格的一件事。”△贬义。暗中害人之语。 →含沙射影 为鬼为蜮 ↔明火执仗正大光明。也作“暗箭中人”、“暗器伤人”。


【词语暗箭伤人】  成语:暗箭伤人汉语词典:暗箭伤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捉襟肘见

    同“捉衿见肘”。《歧路灯》七七回:“只为一向窘迫,捉襟肘见,便东涂西抹不来,所以诸事胆怯。”见“捉衿见肘”。【词语捉襟肘见】  成语:捉襟肘见汉语大词典:捉襟肘见

  • 程孔倾盖

    《孔子家语.杂训》:“然吾昔从夫子之剡,遇程子于涂,倾盖而语,终日而别,命子路将束帛赠焉,以其道同于君子也。”《史记.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谚曰:‘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。’何则?知与不知也。”司马贞索隐引

  • 负书归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:苏秦“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。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羸滕履蹻,负书担橐,形容枯槁,面目犁黑,状有归(一作愧)色。”战国时,苏秦游说秦昭王意见未被采纳,资用乏绝,

  • 识途老马

    源见“老马识途”。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能为先导者。《儿女英雄传》十八回:“你但有志读书,我自信为‘识途老马’。”见“老马识途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18回:“你但有志读书,我自信为~。”【词语识途老马】

  • 偷桃手

    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借指祝贺寿辰者。宋刘辰翁《洞仙歌.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》词:“有客从余,不计余无酒。袖有蟠桃为君寿。叹此桃再熟,也须年后。甚办得,转盼个偷桃手。”

  • 南金东箭

    《尔雅.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,……西南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”中国古代,南方的金石和东方的竹箭是精美的物品。后因以“南金东箭”比喻人才的贵重者。《晋书》列传第三十八《顾荣、纪瞻、贺循

  • 梅妆

    同“梅花妆”。前蜀牛峤《红蔷薇》诗:“若缀寿阳公主额,六宫争肯学梅妆?”亦指梅花。清陈维崧《绮罗香.咏海棠》词:“褪尽梅妆,飘残杏靥,春事今年恁快。”【词语梅妆】   汉语大词典:梅妆

  • 景阳鸳石

    源见“景阳井”。指景阳殿井石栏。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双双投于此井,故称。宋刘辰翁《满江红.海棠下歌后村调共和》词:“淡淡胭脂,似退向、景阳鸳石。”

  • 诗有神助

    南朝梁.钟嵘《诗品》(卷中):“《谢氏家录》云:康乐(即谢灵运)每对惠连,辄得佳语。后在永嘉西堂,思诗竟日不就,寤寐间忽遇惠连,即成‘池塘生春草’。故尝云:‘此语有神助,非我语也。’”传说南朝宋诗人谢

  • 五弦琴

    同“五弦歌”。唐李群玉《穆天子》诗:“不思五弦琴,作歌咏南薰。但听西王母,瑶池吟白云。”【词语五弦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弦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