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昆明池

昆明池

汉武帝想派使臣通身毒(印度的古译名)国,被越隽、昆明(位于今云南省)二国所阻挡。当地有方圆300里的滇池(又名昆明湖)。武帝想要攻打这两个西南夷国,就必须训练水军。元狩三年(前120年),武帝调集有罪的官吏在都城长安西南近郊挖掘建成一个人工湖泊,取名昆明池,来供演习水战用。昆明池四周长40里,面积达332顷。后以昆明池为咏宫苑池沼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《武帝纪》177页:“发谪吏穿昆明池”。臣瓒注曰:“《西南夷传》有越隽、昆明国,有滇池,方三百里。汉使求身毒国,而为昆明所闭。今欲伐之,故作昆明池象之,以习水战,在长安西南,周回四十里。《食货志》又曰时越欲与汉用船战,遂乃大修昆明池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校文天禄阁,习战昆明池。” 唐·沈佺期《昆明池侍宴应制》:“武帝伐昆明,穿池习五兵。” 唐·韦元旦《兴庆池侍宴应制》:“沧池漭沆帝城边,殊胜昆明凿汉年。” 唐·苏颋《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》:“炎历事边陲,昆明始凿池。” 唐·杜甫《秋兴八首》之3:“昆明池水汉时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。”


【词语昆明池】   汉语词典:昆明池

猜你喜欢

  • 嘻其甚也

    嘻:叹词。 唉,太过分了。 表示遗憾之辞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伯鱼之母死,期而犹哭。夫子闻之,曰:‘谁与哭者?’门人曰:‘鲤也。’夫子曰:‘嘻,其甚也。’”宋.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录》卷一二:“眉

  • 尘垢囊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轻诋》:“王中郎(坦之)与林公绝不相得。王谓林公‘诡辩’;林公道王云:‘箸腻颜帢,?布单衣,挟《左传》,逐郑康成车后,问是何物尘垢囊!’”刘孝标注引《裴子》曰:“林公云:‘文

  • 赵鞅叹

    《国语.晋语九》:“赵简子叹曰:‘雀入于海为蛤,雉入于淮为蜃。鼋、鼍、鱼、鳖,莫不能化,唯人不能。哀夫!’”赵鞅,即赵简子。春秋时,赵简子看到鸟雀鱼鳖虽为动物,却能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异自身,他觉得人为动

  • 枕石嗽流

    同“枕石漱流”。明唐顺之《送彭通判致仕序》:“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,苟徒枕石嗽流,嘲弄烟月以为旷达,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,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,且非君所以自待也。”见“枕石漱流”。【词语枕石嗽流】

  • 声绕危梁

    源见“馀音绕梁”。形容歌声优美动听,馀韵无穷。元白朴《驻马听.歌》曲:“前声起彻绕危梁,后声并至银河上。韵悠扬,小楼一夜人来往。”

  • 鸟爪侍娘

    同“鸟爪仙”。唐赵嘏《赠王先生》诗:“羽衣使者峭于鹤,鸟爪侍娘飘若花。”

  • 螽羽

    同“螽羽诜诜”。明屠隆《昙花记.定兴开宴》:“螽羽逮下,鸡鸣相夫。贵以无骄,美能不妒。”【词语螽羽】   汉语大词典:螽羽

  • 螳轮

    源见“螳臂当车”。比喻自不量力者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国初奠定区宇,所刬除诸逆寇,皆尝窃大号,铸钱文。如郑成功僭号常平,孙可望僭号兴朝,吴三桂僭号利用,耿精忠僭号裕民,迤西土酋王耀祖僭号大庆。

  • 有条不紊

    有条有理,丝毫不乱。《书.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孔安国传:“紊,乱也。”“下之顺上,当如网在纲,各有条理而不乱也。”并列 条,秩序;紊,乱。有条理,很清楚,一丝不乱。语本《尚书·盘庚上》

  • 陶家甓

    源见“陶侃运甓”。谓励志勤力之物。清吴绮《多丽.赠内》词:“碧碗浇愁,红衫揾泪,鹔裘沽酒陶家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