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
公:鲁公。于:动词词头。迈:行。 不论卑贱和尊长,都跟鲁公一起行。 后泛指宾从之盛。语出《诗.鲁颂.泮水》:“鲁侯戾止,言观其旂。其旂茷茷,鸾声哕哕。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。”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,从猎,将其二儿俱行。庾公不知,忽于猎场见齐庄,时年七八岁,庾谓曰:‘君亦复来耶?’应声答曰:‘所谓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。’”
公:鲁公。于:动词词头。迈:行。 不论卑贱和尊长,都跟鲁公一起行。 后泛指宾从之盛。语出《诗.鲁颂.泮水》:“鲁侯戾止,言观其旂。其旂茷茷,鸾声哕哕。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。”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,从猎,将其二儿俱行。庾公不知,忽于猎场见齐庄,时年七八岁,庾谓曰:‘君亦复来耶?’应声答曰:‘所谓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。’”
晋.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巴姬弹弦,汉女击节。”五代.后晋.刘昫等《旧唐书.封伦传》:“(扬)素负贵恃才,多所凌侮,惟击赏伦。”节:一种竹编乐器,可以击之成声,起表示音乐节奏的拍子的作用,引申为节拍。击节
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用以表示闺怨艳情。唐施肩吾《望夫词》:“手爇寒灯向影频,回文机上暗生尘。”宋苏轼《减字木兰花.得书》词:“香笺一纸,写尽回文机上意。”【词语回文机】 汉语大词典:回文机
同“和光同尘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二折:“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,真一味风清月朗。”并列 不露自己锋芒,与众人混同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1本2折:“俺先人甚的,是~
同“蛮触交争”。清魏源《道光洋艘征抚记》下:“顾答以蛮 触相争,天朝从不过问。”见“蛮争触斗”。章炳麟《致伯中书·九》:“而讨袁(世凯)者亦非其人,宜以~视之。”【词语蛮触相争】 成语:蛮触相争汉语
《庄子.消遥游》:“惠子谓庄子曰:‘吾有大树,人谓之樗(chū,臭椿)。其大本(主干)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。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今子之言,大而无用,众所同去(抛弃)也。”樗散高大而没有用
《庄子.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成玄英疏:“大愚惑者,凡俗也,心识暗鄙,触景生迷,所以竟世终身不觉悟也。”后以“大惑不解”谓对事物迷惑而不能理解。《聊斋志异.土偶》:“女初不言
同“屠牛朝歌”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清水》:“太公避纣之乱,屠隐市朝,遁钓渔水,何必渭滨,然后磻溪?”
同“不看僧面看佛面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二章:“大天王哀求说:‘自成,老表,闯王,不看金面看佛面,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,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!’”见“不看僧面看佛面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1卷12章:
源见“杞人忧天”。喻指不可能发生的可怕之事。唐杜甫《寄刘峡州伯华使君》诗:“但求椿寿永,莫虑杞天崩。”亦喻指帝王去世。清顾炎武《大行皇帝哀诗》:“已占伊水竭,真遘杞天崩。”
源见“李膺门”。喻指受到名人青睐之客。唐杨炯《宴皇甫兵曹宅》诗序:“累代通家,咸言李膺之客;百年何计,相知在于我心。”【词语李膺客】 汉语大词典:李膺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