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断指

断指

北宋.欧阳修、宋祁等撰《新唐书.张巡传》载: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安禄山死后,其子安庆绪派遣其部将尹子奇率领同罗、突厥、奚劲兵与杨朝宗军会合,共十万余人,围攻睢阳城。张巡(诏拜御史中丞)派遣部将南霁云突围到临淮向贺兰进明请求援兵。贺兰进明不肯发兵,以酒食款待南霁云。“乐作,霁云泣曰:‘昨出睢阳时,将士不粒食已弥月。今大夫兵不出,而广设声乐,义不忍独享,虽食,弗下咽。今主将之命不达,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,归报中丞也’。因拔佩刀断指,一座大惊,为出涕。”

南霁云断一指是为了表示坚决执行主帅命其请救兵的指示的决心。后常以“断指”喻指表示信誓的果决行为。

董必武《挽徐特立同志》诗:“晚节全持好,堪为我辈师。救亡曾断指,入党在危时。……”


【词语断指】   汉语词典:断指

猜你喜欢

  • 攀辕卧辙

    《后汉书.侯霸传》载:东汉侯霸为淮平大尹,有能名。后来调职被征召入京,“百姓老弱相携号哭,遮使者车,或当道而卧”,皆曰:“愿乞侯君复留期年。”又《白孔六帖》卷七七:“侯霸字君房,临淮太守,被征,百姓攀

  • 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

    同“卧榻之侧,岂容鼾睡”。《野叟曝言》一四五回:“细按图册,贼已在我掌中,百日之说,犹谦辞耳。昔人云:‘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’,‘养痈致患’,猝然一发,势若燎原矣。”【词语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】

  • 为高必因丘陵,为下必因川泽

    因:凭借。 筑高台一定要凭借丘陵,挖深池一定要凭借沼泽。 意谓办事有所凭借则易于奏效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故曰:为高必因丘陵,为下必因川泽,为政不因先王之道,可谓智乎?”清.谭嗣同《思纬氤氲台

  • 五斗屈

    同“五斗折腰”。清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小县甘为五斗屈,穷官那可三年淹?”

  • 丹台

    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载:秦时,蜀寡妇清守先人丹砂矿穴,擅其利而显富,秦始皇许为贞妇而客遇之,为筑女怀清台。后以“丹台”为寡妇而富有资产的典故。唐陈子昂《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》:“夫人徇黔娄

  • 牢石耶

    源见“牢石歌”。指依靠权贵的世俗之情。清王士禛《与董苍水等小饮叶子吉学士斋》诗:“世情但竟牢 石耶,女子犹知伯休那?”

  • 唱双鬟

    源见“双鬟”。指《羽林郎》描写胡姬的诗句。清杨深秀《仿元遗山论诗绝句》之十九:“千古艳称红袖拂,争如绝句唱双鬟。”

  • 通子

    晋陶潜《责子》诗:“通子垂九龄,但觅梨与栗。”通子,陶潜小儿名。后因以“通子”为咏子之典。唐韩翃《寄赠虢州张参军》诗:“好栗分通子,名香赠莫愁。”【词语通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通子

  • 纱囊聚萤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指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学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师徒传习》:“还赢偷光凿壁,且胜纱囊聚萤。”

  • 焚鱼

    源见“白鱼入舟”。为开国君主受命之典。汉荀悦《汉纪.高祖纪赞》:“焚鱼斩蛇,异功同符,岂非精灵之感哉!”【词语焚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焚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