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斩空衣

斩空衣

战国策.赵策一》载:春秋时,晋毕阳的孙子豫让,投奔知伯后,知伯很宠爱他。后来赵襄子杀死了知伯,并且拿他的头颅作为饮器。豫让为了给知伯报仇,便漆身吞炭,改变音容,伺机刺杀赵襄子,未遂。后来,在一座桥下行刺时,被赵襄子抓获,他对赵襄子说:“‘臣闻明主不掩之人义,忠臣不爱死以成名。君前已宽舍臣(指前次行刺被释),天下莫不称君之贤。今日之事(指本次行刺),臣故伏诛,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,虽死不恨。非所望也(指虽有此心,但不敢希望能达到目的),敢布腹心。’于是襄子义之,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。豫让拔剑三跃,呼天击之曰:‘而可以报知伯矣。’遂伏剑而死……”

此事又见《史记.刺客列传.豫让传》。

豫让为智伯报仇,两次刺杀赵襄子不成,提出“斩空衣”,不过是象征性地为知伯报了仇,安慰自己的心。后因以“斩空衣”用为为知己报仇精神执着的典故,也可以比喻报仇不果。

唐李白《东海有勇妇》诗:“豫让斩空衣,有心竟无成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碎碧

    比喻绿叶。唐代白居易《蔷薇花.一丛独死不知其故,因有是篇》诗:“柯条未尝损,根发不曾移,同类今齐茂,孤芳忽独萎。仍怜委地日,正是带花月。碎碧初凋叶,燋红尚恋枝。乾坤无厚薄,草木自荣衰。欲问因何事,春风

  • 肤受

    源见“肤受之诉”。指谗言诋毁。《晋书.刘毅和峤等传论》:“刘毅一遇宽容,任 和两遭肤受。”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三:“初,多逊与赵韩王睚眦,太宗践祚,每召对即倾之,上以肤受,颇惑之。”【词语肤受】   

  • 梓里

    同“梓桑”。五代翁承赞《奉使封闽王归京洛》诗:“此去愿言归梓里,预凭魂梦展维桑。”【词语梓里】   汉语大词典:梓里

  • 江革忠孝

    《南史.江革传》:“江革字休映,济阳考城人。……革幼而聪慧,早有才思,六岁就解属文。父柔之深加赏器,曰:‘此儿必兴吾门。’九岁丁父艰,……十六丧母,以孝闻。……上大宴,举酒劝革曰:‘卿那不畏延明害?’

  • 埋琼树

    同“埋玉树”。明文徵明《夜读亡友刘协中诗》诗:“眼中堪恨埋琼树,天上徒闻有玉楼。”

  • 甘谷

    水名,水味甘美,饮之令人益寿。《抱朴子.内篇.仙药》:“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,谷水所以甘者,谷上左右皆生甘菊,菊花堕其中,历世弥久,故水味为变。其临此谷中居民,皆不穿井,悉食甘谷水。食者无不老寿:高者

  • 越鸟南栖

    《文选.古诗〈行行重行行〉》:“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李善注引《韩诗外传》:“《诗》曰:‘代马依北风,飞鸟栖故巢。’皆不忘本之谓也。”后因以“越鸟南栖”为思乡怀国之典。《醒世恒言.白玉娘忍苦成夫》

  • 玉堂学步

    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谓进翰林院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六回:“才得几天儿,居然金榜题名,玉堂学步,成了人了。”述宾 玉堂,汉以后指翰林院。谓初进翰林院。《儿女英雄传》36回:“回想他三年前……可不是大妞妞似的

  • 回天挽日

    同“回天倒日”。清赵翼《题黄陶庵手书诗册》诗:“回天挽日何等事,岂出区区措大手!”见“回天倒日”。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禀贴赘说》:“则~之功,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。”【词语回天挽日】  成语

  • 萍水相逢

    萍随水飘泊无定所,喻人偶然相遇相识。唐代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”主谓 萍,浮萍。浮萍随水漂流,或聚或散。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。语出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