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斩空衣

斩空衣

战国策.赵策一》载:春秋时,晋毕阳的孙子豫让,投奔知伯后,知伯很宠爱他。后来赵襄子杀死了知伯,并且拿他的头颅作为饮器。豫让为了给知伯报仇,便漆身吞炭,改变音容,伺机刺杀赵襄子,未遂。后来,在一座桥下行刺时,被赵襄子抓获,他对赵襄子说:“‘臣闻明主不掩之人义,忠臣不爱死以成名。君前已宽舍臣(指前次行刺被释),天下莫不称君之贤。今日之事(指本次行刺),臣故伏诛,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,虽死不恨。非所望也(指虽有此心,但不敢希望能达到目的),敢布腹心。’于是襄子义之,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。豫让拔剑三跃,呼天击之曰:‘而可以报知伯矣。’遂伏剑而死……”

此事又见《史记.刺客列传.豫让传》。

豫让为智伯报仇,两次刺杀赵襄子不成,提出“斩空衣”,不过是象征性地为知伯报了仇,安慰自己的心。后因以“斩空衣”用为为知己报仇精神执着的典故,也可以比喻报仇不果。

唐李白《东海有勇妇》诗:“豫让斩空衣,有心竟无成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鼎湖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崩逝。《周书.静帝纪》:“先皇晏驾,万国深鼎湖之痛。”亦借指帝王或帝王的葬地。《陈书.沈炯传》:“臣闻乔山难掩,鼎湖之灵可祠。”唐杜甫《行次昭陵》诗:“壮士悲陵邑,幽人拜鼎湖

  • 刎颈交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曰:‘夫以秦王之威,而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,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顾吾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越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。吾所以为此者,

  • 饥食首阳薇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指坚守节操,过隐居生活。晋陶潜《拟古》诗之八:“少时壮且厉,抚剑独行游。谁言行游近,张掖至幽州。饥食首阳薇,渴饮易水流。”

  • 卧虎

    原指执法严正的董宣,后也用来指作战勇猛的李崇。李崇,字继长,顿丘(今河南浚县)人,高宗文成元皇后兄长的儿子。高祖初任兖州刺史。兖地多劫盗,崇令每村置一楼,楼上悬一面鼓,用不同节奏的鼓声为号,逐村传递消

  • 玉山倒

    同“玉山倾倒”。宋柳永《小镇西犯》词:“酩酊谁家年少,信玉山倒。家何处,落日眠芳草。”见“玉山自倒”。宋·柳永《小镇西犯》:“酩酊谁家年少,信~。家何处,落日眠芳草。”【词语玉山倒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陶朱

    同“陶朱公”。《韩非子.解老》:“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,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,而下有猗顿、陶朱、卜祝之富,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。”郁达夫《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》诗:“难道半闲还治产,五湖大业比陶朱。”【

  • 献荆

    同“献玉”。荆,指荆玉,即和氏璧。元戴良《哭汪遯斋二十四韵》:“献荆思报国,捧檄冀荣亲。”

  • 寝讹

    《诗.小雅.无羊》:“尔羊来思,其角濈濈;尔牛来思,其耳湿湿。或降于阿,或饮于池,或寝或讹。”后因以“寝讹”指牛羊的卧息与活动。唐韩愈李正封《晚秋郾城夜会联句》:“尔牛时寝讹,我仆或歌咢。”【词语寝讹

  • 藏书壁

    源见“孔壁遗文”。泛指藏书之处。唐崔融《哭蒋詹事俨》诗:“芜漫藏书壁,荒凉悬剑枝。”

  • 唾面勿拭

    同“唾面自干”。宋苏轼《次韵答章传道见赠》:“唾面慎勿拭,出跨当俯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