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文人相轻

文人相轻

文选》卷五二,三国魏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傅毅(后汉茂陵人,字武仲,博学能文)之于班固(后汉安陵人,字孟坚,九岁能属文,及长,博贯载籍,续其父班彪所著《汉书》),伯仲之间(即指在兄弟序次之间,不相上下)耳。而固小之(轻视傅毅),与弟超书曰:‘武仲以能属文,为兰台令史,下笔不能自休。’夫人善于自见,而文非一体,鲜能备善,是以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。”

所谓“文人相轻”,是指文人各以自己才学之所长,轻视他人之所短。这种风气,由来已久。这是知识分子中一种常见的弊病。正确的态度,应该是互相尊重,各以别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。只有这样,才能不断丰富提高自己,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。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文人相轻》:“老是说着同样的一句话是要厌的。在所谓文坛上,前年嚷过一回‘文人无行’,去年是闹了一通‘京派和海派’,今年又出了新口号,叫作‘文人相轻’。”“但我们现在所处的并非汉魏之际,也不必恰如那时的文人,一定要‘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。’”


主谓 轻,轻视。文人自傲,互相轻视。语出三国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”。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知识分子中互相看不起。→自相水火 ↔互相标榜


解释轻:轻视。指文人之间相互轻视,彼此不服气。

出处三国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”

曹丕既是一名政治家,又是一名文学家,他的《典论·论文》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名篇。其中开篇即说道:文人之间相互轻视,自古以来就是这样。傅毅(字武仲)和班固一起编写史书,两人文才相当,不分高下,然而班固轻视傅毅。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:“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,然而一旦下笔写作就失去控制,不能自己停止。”人们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,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,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,因此人们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方面来轻视别人所欠缺的方面。俗话说:“家中的一把破扫帚,也会当做千金宝。”这是看不清自己缺点的毛病啊!

曹丕在文章中继续说:当今的名流,即如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幹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,他们七人对于学问无所不懂,对于文辞出口成章,在文坛上各自驰骋、并驾齐驱,但要叫他们互相钦服,也非常困难。因此有识之士能先审视自己然后衡量别人,这样才能免于文人相轻的毛病。

例句

新一代的知识分子,应当摒弃“文人相轻”的陈腐观念。


【词语文人相轻】  成语:文人相轻汉语词典:文人相轻

猜你喜欢

  • 弃甲则那

    甲:古代战士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护身衣。那( ㄋㄨㄛˊ nuó ):奈何二字的合音。 丢了皮甲又怎么哪! 意谓打了败仗没有什么了不起。语出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宋城,华元为植,巡功。城者讴曰:‘睅

  • 扬子瓿

    同“扬雄瓿”。清赵翼《汪文端公殁已数月以诗哭之》诗:“书成扬子瓿,调绝伯牙弦。”

  • 严滩

    同“严陵滩”。唐黄滔《祭先外舅》:“实期归钓严滩,终栖郑谷。”宋陆游《秋夜》诗:“严滩已在眼,早晚放孤舟。”【词语严滩】   汉语大词典:严滩

  • 鸱夷舸

    源见“范蠡扁舟”。借指乘以遁隐的船。明高启《太湖》诗:“欲寻鸱夷舸,不顾涉险戒。”

  • 荆国人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献玉的卞和。借指中谗被诬之士。唐陈子昂《观荆玉篇》:“勿信玉工言,徒悲荆国人。”

  • 登坛拜将

    参见“韩信登坛”。见“登台拜将”。【词语登坛拜将】  成语:登坛拜将汉语大词典:登坛拜将

  • 目挥手送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四嵇叔夜(康)《赠秀才入军五首》之四:“息徒兰圃,秣马华山。流磻平皋(注:磻,结于箭身丝绳上的石块),垂纶长川。目送归鸿,手挥五絃。俯仰自得,游心泰玄。嘉彼钓叟,得鱼忘筌。郢人逝矣,谁与尽

  • 椒房亲

    源见“椒房”。指皇帝的姻亲。唐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就中云幕椒房亲,赐名大国虢与秦。”【词语椒房亲】   汉语大词典:椒房亲

  • 事无不可对人言

    比喻心地洁白,光明磊落。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言笑》:“《宋史.司马光传》:平生所为,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。”主谓 言,说。事情没有不可以对人说的。形容襟怀坦白,光明磊落。语本《宋史·司马光传》:“平生所为

  • 战胜得道肥

    《韩非子.喻老》:“子夏见曾子。曾子曰:‘何肥也?’对曰:‘战胜故肥也。’曾子曰:‘何谓也?’子夏曰:‘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,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,两者战于胸中,未知胜负,故臞。今先王之义胜,故肥。’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