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摇唇鼓舌

摇唇鼓舌

原指逞口才从事游说,后则泛指信口开河,夸夸其谈,乱发议论。盗跖“从卒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。”孔子知道后,企图以儒家学说说服他。于是便和颜回、子贡一起去拜见他。听说孔子到来,盗跖大怒,圆睁双目,怒发冲冠。他说,这不是鲁国那个虚伪狡猾的孔丘吗?你造谣惑众,妄称什么文武之道,穿戴华丽,胡言乱语,不种田白吃饭,不织布白穿衣,专门夸夸其谈,迷惑天下君主。使得天下士人不能返其本性,跟着你一起讲什么孝啊悌啊,以图混个一官半职。你的罪过太大了,快快走开,不然的话,我就把你的肝割下来作早餐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,脍人肝而之。孔子下车而前,见谒者曰:‘鲁人孔丘,闻将军高义,敬再拜谒者。’谒者入通。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,曰:‘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?为我告之:尔作言造语,妄称文、武,冠枝木之冠,带死牛之胁,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,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,妄作孝弟,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。子之罪大极重,疾走归!不然,我将以子肝益昼铺之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二折:“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,正良臣佞士难同爵。”


并列 形容卖弄口才进行游说或搬弄是非,挑起事端。语本《庄子·盗跖》:“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。”喻德海《樱花雨》:“勇士们在冲锋陷阵,说客们在~,她却坐在自家门前的樱花树下,手不释卷地读起书来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多言或卖弄口才。→掀风鼓浪 搬弄是非↔息事宁人。 也作“摇唇鼓喙”、“摇唇弄舌”、“摇吻鼓舌”、“摇嘴掉舌”。


【词语摇唇鼓舌】  成语:摇唇鼓舌汉语词典:摇唇鼓舌

猜你喜欢

  • 书空殷浩

    源见“殷浩书空”。借指对某事愤愤不平的人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争位》:“无定输赢似弈棋,书空殷浩欲何为?”

  • 坐睡

    《后汉书.刘宽传》:“刘宽字文饶,弘农华阴人也。灵帝颇好学艺,每引见宽,常令讲经。宽尝於坐被酒睡伏。帝问:‘太尉醉邪?’宽仰对曰:‘臣不敢醉,但任重责大,忧心如醉。’帝重其言。”后汉.刘宽为人温和仁恕

  • 蓬蒿三径

    源见“仲蔚蓬蒿”、“蒋生三径”。指隐士居处。明王玉峰《焚香记.访姻》:“蓬蒿三径伤无主,肯向平园学种瓜?”

  • 崩城杞妇

    源见“杞妇崩城”。泛指哀恸亡夫的贤妇。柳亚子《题李公朴怒涛集》诗之二:“崩城杞妇应收泪,炼石娲皇誓补天。”

  • 误点牸母

    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附王献之:“献之字子敬。……工草隶,善丹青。……桓温尝使书扇,笔误落,因画作乌駮牸牛(駮,音bó,黑白杂色),甚妙。”晋.王献之为桓温书扇时,笔误落墨,便就其势画为一母牛,甚妙。后因

  • 悬目东门

    源见“伍胥抉目”。指烈士殉身。宋刘辰翁《莺啼序.感怀》词之二:“区区相望,饿死西山,悬目东门,人生何乐为此?”

  • 掌中珠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晋.傅玄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视我,如掌中珠;何意一朝,弃我沟渠。昔君与我,如影如形;何意一去,心如流星。”古代诗歌中常以掌上明珠比喻极为珍爱之物。后遂用以喻指最亲爱的人。唐.杜甫《戏作

  • 婕妤团扇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比喻失宠见弃。唐李嘉祐《古兴》诗:“莫道君恩长不休,婕妤团扇苦悲秋。”

  • 赏奇析疑

    欣赏奇文,共析疑难。晋陶潜《移居》诗: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。”并列 欣赏奇文并析其疑义。语本晋·陶潜《移居》: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。”柳亚子《〈胡寄尘诗〉序》:“海内贤达,不非吾说,相与激清扬

  • 优柔餍饫

    晋杜预《〈春秋左传集解〉序》:“优而柔之,使自求之;餍而饫之,使自趋之。”后以“优柔餍饫”喻为学之从容求索,深入体味。清戴名世《〈四书朱子大全〉序》:“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全书沉潜反复,优柔餍饫,以致其